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文章详情

童说健康 | 不容忽视的鼻病毒

转自:上海市儿童医院 2025-08-08 21:03:00

概述

鼻病毒作为呼吸道常见病原体,在儿童群体中尤为活跃。春秋季高发,全年皆可致病。在既往认知中,鼻病毒一般引起无症状感染或者仅表现为轻度呼吸道症状,但近期发现部分鼻病毒感染可能引起重症的风险,尤其对于有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等基础疾病患儿,需警惕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引起需重新认识鼻病毒并引起足够重视。

01

流行病学

1、全球广泛流行

鼻病毒是人类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之一,全球范围内全年均有流行。

2、高感染率与反复感染

鼻病毒包含RV-A、RV-B、RV-C三个种,共169个型别。由于不同型别之间的交叉中和作用较弱,同一个体可能多次感染鼻病毒。

3、传播途径复杂

鼻病毒可通过接触(直接或通过污染物)或气溶胶传播,鼻内和结膜接触感染是HRV感染的常见方式,HRV在室温下室内环境中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在正常皮肤上存活2小时。

02

鼻病毒感染引起相关疾病概述

1、上呼吸道感染

占普通感冒病例的30-50%,典型表现为鼻卡他症状(清水样涕、鼻塞)、喷嚏、咽痛等,通常具有自限性,病程约1-2周,可能伴发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部分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2、下呼吸道并发症

约50%的RV阳性患儿存在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仅次于RSV)和肺炎(占病原27%)是常见诊断。此外,RV感染与哮喘等慢性肺部疾病显著相,重症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3、慢性疾病恶化

有研究显示RV-C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和加重的主要RV种类,可能与患儿对RV-C的易感性可能与宿主基因突变有关(钙粘蛋白相关成员3),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占40-60%急性加重病例)。

03

常见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4天,患儿多呈现典型呼吸道症状:喷嚏频作、涕泪交加、鼻塞咽痛,夜间症状尤甚。伴随症状包括:婴幼儿:发热拒食、烦躁不安;学龄前儿童:声嘶咽痒、喷嚏连连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

04

鼻病毒生物学特征及发展为

重症的危险因素

1、高度变异性

鼻病毒拥有超过169种血清型,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通过突变或重组产生新亚型,导致免疫逃逸和反复感染,增加重症风险。

2、宿主易感性差异

婴幼儿及免疫缺陷患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功能低下,更易发展为重症感染,表现为下呼吸道症状(如喘息、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3、合并基础疾病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哮喘的儿童,鼻病毒感染可能加重原有气道炎症反应,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05

实验室检测指标

1、病原学检测

采用鼻咽拭子RT-PCR检测鼻病毒核酸,灵敏度>95%,可区分血清型(如HRV-A/B/C)。由于HRV缺乏常见的群抗原,无法检测其抗原。

2、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明显升高,需警惕细菌感染。

06

严重并发症

虽然鼻病毒感染大多引起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但对于有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患儿,感染可能引起以下并发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呼吸衰竭、塑性形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

07

总结

鼻病毒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与呼吸道疾病的密切相关。鼻病毒感染轻重不一,可引起无症状感染及普通感冒,还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相关,特别是在哮喘的发生与加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尚无针对鼻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尤其对于有哮喘、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患儿,需警惕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及塑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

编辑|严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