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竹节草”过境后,街道积水成洼,潜藏危机悄然滋生——这些滞留水体正成为蚊虫滋生的绝佳温床,短短两周时间,蚊虫数量就可以呈爆发式增长,居民被叮咬的风险急剧攀升。 蚊子是全球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包括引发寒战、贫血的疟疾,可致抽搐、昏迷的乙型脑炎,带来高热、皮疹、关节剧痛的基孔肯雅热,以及典型表现为“高烧伴随全身剧痛”的登革热。及时清除积水、加强防蚊灭蚊刻不容缓。
积水是蚊虫的“粮草基地”。台风带来的暴雨在城市各处留下“战略储备”——
➡花盆托盘、废弃瓶罐、轮胎凹槽成了天然的“育婴室”;
➡地下车库的排水沟、集水井化身“繁殖基地”;
➡绿化带中的落叶、塑料薄膜凹陷处积攒的雨水,都成了蚊子幼虫的“营养池”。
研究证实:暴雨后蚊虫密度将大幅度升高,叮咬风险骤增!在上海,这些“蚊子军团”中最危险的是白纹伊蚊(花蚊子),它们大多白天活跃,尤其喜欢在日出日落前后发动“突袭”。
防蚊灭蚊齐行动
全民清积水攻略
想要瓦解“蚊子大军”?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摧毁它们的“后勤补给”——清除每一处可能滋生的积水!
居家必备清积水指南:
1.翻盆倒罐断水源:立即检查阳台、院落,将闲置的盆、罐、瓶、桶全部倒扣,让蚊虫无处产卵。
2.水生植物勤换水:绿萝、富贵竹等水培植物每3—5天彻底换水,并刷洗根部和容器内壁。
3.隐秘角落大清查:如饮水机接水槽、空调排水托盘、晒衣架水泥桩凹槽等。
4.庭院设施严管控:如废弃轮胎钻孔排水、露天容器加盖密封、屋檐排水槽定期疏通等。
社区协同灭蚊方案:
“上班/下班一分钟行动”:单位员工每日检查办公区,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
“每周清积水”:居委会、物业每周固定时间清理公共区域垃圾杂物,疏通下水道。
专业支援:对难以清除的集水井、排水沟,采用油膜覆盖或投放缓释杀虫剂(由专业人员操作)。
建立家庭防护网
断了蚊虫的“粮草”还要防其“突袭”,建立四层防御体系:
物理屏障: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挂蚊帐,筑起“防蚊网”。
主动出击: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精准武器”剿灭漏网之蚊。
化学防护:科学使用蚊香、气雾剂等,蚊香注意要在通风处放置。
个人装备: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
识别蚊媒疾病的“信号”
被叮咬后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突发高烧(39℃以上)
剧烈关节疼痛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
就医时务必告知医生:近期外出史或蚊虫密集叮咬史。
欢迎转发家族群、社区群,
让更多人加入灭蚊大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