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 文章详情

第九届“普陀育菁计划”两岸青年企业实践训练营顺利结营!

转自:上海市台胞服务中心 2025-08-07 21:06:17


2025

普陀育菁计划

关于普陀育菁计划

自2017年起,“普陀育菁计划”已成功举办九届,连续9年荣获市台办重点两岸青年交流项目荣誉。2025年第九届“普陀育菁计划”站在新起点,以“Bridging Innovation—联合创新,共设新章”为主题,延续线下暑期实习形式,加强区校联动,汇聚多方资源。活动聚焦创新创业等领域,借助“直播新视界”系列活动,运用AI技术与直播电商,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与实践机会。

2025年7月4日-8月3日,为期一个月的第九届“普陀育菁计划”两岸青年企业实践训练营在上海圆满落幕。来自两岸的30名青年学子(20名台湾学子,10名大陆学子),历经企业实习、文化体验、创意提案打磨、课题路演、两岸青年专场招聘会、校园参访等特色活动,助力台湾青年更直接地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化发展成果。

开营启新篇

Bridging Innovation

职场导师传经授道,两岸营员破冰聚力

开营仪式上,特别邀请可口可乐大中华及蒙古区数字化战略总监蔡玮丰为两岸营员们带来精彩的职业经验分享。蔡总监结合自身丰富的职场经历,向营员们传递宝贵的职业感悟。激励营员以“赴约”的执着面对压力与目标,将困难化为打磨自身的砂砾,在前行中收获成长与实现自我价值。

分享后,营员们通过趣味破冰游戏增进互相了解、促进团队凝聚力;现场,活动主办方还为企业导师授予“企业导师聘书”,并向营员们颁发“育菁清凉礼包”。

一个月沉浸式实习

双导师护航职业初体验

通过“导师制+学伴制”的模式,使两岸青年在相处和合作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通过“实习+带教”的形式,以职业规划需求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职场实战相结合,提供多维度、更全面的指导,助力两岸青年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企业大咖导师则通过专题分享,为营员指点职业方向。工作日进行企业线下实习,周末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营员们深入电通集团、劲霸男装、归心谷、新城控股、快乐柠檬、月星集团、胧爱集团、常垒资本、飞利浦、鲜芋仙、上海雅邑和集文化有限公司、和运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上海辰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科迦孵投(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召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实践基地,沉浸式体验企业文化。从参与实际项目运营到独立撰写创意提案,营员们不仅提升了职场竞争力,更在协作中加深了对两岸职场文化的理解。营员们已产出企业实习报告,其中表现突出的作品,已在招聘会上通过路演形式完成展示。

多元活动融文化

沪上时光绘青春

除了紧张的实习,丰富的配套活动让营员们全方位感受上海魅力,体会上海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周末期间,主办方为大家安排了两岸同源历史寻根之旅、“文化寻味”美食制作体验等系列活动,还组织营员们参访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校方老师对校史、学科等方面的介绍加深了解,聆听港澳台研学营详情,临别时获赠纪念品,深切感受到学校的热忱关怀。

两岸青年展成果

共谱创新篇章

“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2025年“普陀育菁计划”实践课题路演暨两岸青年职通车普陀站专场招聘会,于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台协普陀区工委会主办,得到了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华东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普陀区工商业联合会、共青团普陀区委员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期间,共邀请到多家知名企业,为两岸营员提供了30个实习岗位。

两岸营员分组开展课题研究,期间完成企业实习、直播培训实战及周末社会实践,形成多项创新课题成果。活动获数十家在沪优质企业支持,提供30个实习岗位。现场,主办方为实习企业授予感谢状及“就业培训服务政策服务包”,以精准政策扶持企业用工招聘与职工技能培训工作。

活动现场对营员颁发优秀课题奖、最佳创新奖和最具潜力奖。其中,3组优秀课题奖获得者进行实践课题路演,分享企业实习与社会实践心得。“快节奏”的职场体验、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及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让两岸青年收获颇丰。

场外同步举办的两岸青年专场招聘会人气旺盛。电子通信、餐饮服务、文化传媒等领域企业,推出科创服务专员、品牌营销、项目经理、活动策划等适合青年的热门岗位。台湾营员认真查阅岗位信息,详细咨询工作内容与职业发展路径,不少人表示上海就业机会充裕、发展空间广阔,对来沪发展充满期待。

2025 营员感受分享

云林科技大学 林同学

这一个月的育菁计划实习,于我而言是一场全方位的淬炼。从第一天在破冰游戏中与台湾伙伴建立信任,到企业实习中学习专业技能,再到文化体验活动中感受两岸交融,每一个瞬间都在重塑我的认知。在星创视界参与AI验光设备项目时,我深刻体会到技术与人文结合的温度;在M50创意园的厨艺比赛中,台式三杯鸡与本帮红烧肉的碰撞,让我明白文化差异可以转化为创新动力。而四行仓库的历史参观则让我触摸到家国情怀的厚重。最珍贵的是,我学会了用系统思维看待问题——当我以组织者身份设计活动时,才真正理解纪律背后是对团队的责任。这段旅程,育的不仅是跨域视野,更是在差异中寻找共鸣的能力。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成长,在两岸融合的浪潮中,做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青年。

台北商业大学 陈同学

回顾这段在大陆的实习经历,我深深感到这不仅仅是⼀次体验,更是⼀次⼈⽣的重要成长之旅。从专业技能的学习到⼈际关系的建⽴,从城市⽂化的体验到历史深度的探索,每⼀个环节都为我的⼈⽣增添了宝贵的⾊彩。这次经历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向。我深信,这段在育菁计划的经历,将会成为我⼈⽣中最珍贵的回忆之⼀,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我会珍藏⼀辈⼦,期许未来有机会能够继续探索其他美丽的城市。

东海大学 奚同学

普陀育菁计划最后时候,让我更把握这次实习的机会,这次来上海一个月不仅学习到平常接触不到的领域,也见识到了上海的方便以及美景,这次活动让自己提升了不少,一开始还会担心自己会不会不胜任工作岗位的内容,也觉得一个月的时间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领域里面,感觉是一种束缚,但到现在我很开心能够来到上海参加这个计划。 

嘉义大学 叶同学

实习第一天,我在会议室里对着满屏的 Excel 表格抓耳挠腮,台湾和大陆的财务术语差异让我像在玩“语言消消乐”。带教的导师看出我的尴尬,特意画了张“两岸职场用语对照表”:台湾的“行销”是大陆的“营销”,“结案报告”要叫“项目总结”。最难忘的是第一次独立做市场调研,我熬夜整理的 PPT 被主管指出“数据可视化不够直观”,陆生伙伴们拉着我在公司天台头脑风暴,用表情包和短视频举例子,最后我们把枯燥的图表做成了“数据漫画”,连客户都点赞说“年轻团队就是有想法”。

周末的“历史寻根”活动更像一场意外惊喜。站在四行仓库的弹孔墙前,讲解员说 “两岸同胞的血曾在这里一起流淌”,旁边的台湾同学悄悄红了眼眶。回程车上,大家自发唱起《我相信》,上海同学用手机打光,陆家嘴的夜景成了天然舞台。这段日子教会我:职场不是单打独斗的战场,而是和伙伴们并肩打怪的副本,那些被修改过的 PPT、被纠正过的用词、被点亮的文化共鸣,都是成长路上最闪亮的装备。

实践大学 温同学

刚到上海时,我总觉得这座城市像被按了快进键,直到参加 “做一天上海人” 活动,才真正触摸到它的肌理。记得在长寿街道的社区厨房里,我们台湾营员和上海阿姨们围在一起包小笼包,面粉粘得满手都是,阿姨们却笑着教我们 “褶子要像小菊花一样”。晚上登上浦江游轮,陆家嘴的灯光映在江面上,像撒了一把碎星星。旁边的上海同学指着对岸说:“你们看,那栋楼的灯光会变颜色,像彩虹一样。这次体验让我明白,上海的魅力不在摩天大楼的高度,而在弄堂里飘出的油面筋塞肉香,在社区里一句句带着烟火气的“侬好”。

第九届“普陀育菁计划”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岸青年搭建了高质量的实践与交流平台,更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两岸青年深化交流合作、增进情感认同。青年们在实现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两岸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tbfw780@126.com

内容:文化交流、研究评论、

实践创新、先进典型......

形式:图文、视频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来稿请注明:您的姓名+单位

点击查看➡️征稿启事


来源:普陀区台办

1

“睹物思情•寻找上海台北双城记忆”(第二季)活动开启 欢迎投稿参与!

2

第九届普陀育菁计划:华师大参访,青春成长新体验

3

2025“台湾青年法律人才实践基地”结业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