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急需妥善解决的问题。3月15日起,“今日闵行”推出“建议提案办理360°”栏目,展现办理工作人民民主全过程,助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问题
一直是市民关注的话题
为了减少“人电同屋”火灾
目前大多采用集中充电管理的方式
但有不少地方未安装应急设施
导致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
也存在安全隐患
闵行区人大代表胡珩
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近日在做客闵行区融媒体中心
《建议提案办理360°》节目时
他介绍
相关部门正加快推进
规模适度、安全便捷的
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已在多个街镇开展试点
2025年年初,胡珩前往七莘路地铁站、外环路地铁站、七宝古镇周边等电动自行车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不少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的地方都没有安装火灾预警和应急设施。咨询专业人员后,他了解到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与电池、电压波动以及线路老化等都有关系。而且电动自行车火灾大部分都发生在凌晨时段,这个时间段的火灾最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已有相关设备可以检测到电池的状况,并且在发生超时充电、电压过高等情况时能及时切断充电电源,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但这些设备还没有大范围使用,特别是老旧街区(如七宝老街)、公共租赁房小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以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密集的地铁站这些高风险地方。
于是,2025年3月胡珩提交了《关于科技赋能提升闵行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他提到:
1.在全区推广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保护和意外预警系统,尤其是老旧街区、公共租赁房小区以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密集的地铁站优先安装这类系统。
2.实行“一网统管”数据互联,打通城运平台与充电桩运营企业数据接口,实时采集充电桩运行状态、故障告警、使用率等数据,实现充电过程可视化监管。建立统一物联网设备平台,强制要求企业同步上传设备质检报告、质量险保单等数据,纳入大数据中心考核。
对充电桩运营企业实行严格准入与退出机制,实行准入白名单标准。动态清退,对未履行维保义务、未按期提交检测报告的企业,实施周期性清退,并通过试点逐步完善退出机制。实施评测机制,开发电子化监管平台,集成企业资质、设备台账、运维记录等功能,实现线上巡检与线下核查联动。实行“平台派单+辖区打分”机制,结合故障处理时效、投诉整改率等指标,形成月度考核与年度综合评估。
建议提交后,区应急管理局会同区数据局、区城运中心与胡珩进行了面商,双方就提案中的一些建议意见进行了深入沟通,接下来将采取以下具体工作措施:
一是对存量、既有的老旧充电桩设施进行适时更新,优先使用市工作专班推荐的“白名单”企业运营,逐步淘汰不合规的运营企业,建设更安全、可靠、惠民的充电基础设施。
二是引导市民安全用电习惯,做到把隐患“锁在柜子里,止在源头上”,从根源上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缓解充电端口不足压力。
三是强化12345市民热线等平台对充换电柜企业的监管作用,对投诉率高、整改不力的企业,探索建立市场退出机制,提升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治理效能。
记者:高姗姗
编辑:黄圣源(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何婷婷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