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贴膘忙。今日迎来立秋节气,申城步入夏秋之交。被称为“牛羊肉一条街”的浙江中路上,鳞次栉比的清真肉铺前人流不断。尽管午间暑气未消,阳光热辣,却丝毫未减市民们选购肉品的热情。各家档口前,新鲜羊肉整齐悬挂,色泽诱人,交易声、剁刀声交错。受“贴秋膘”传统影响,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只为挑选几斤好羊肉,为家人烹制一锅滋补秋日佳肴。
随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羊肉性温味甘,正是转入秋日阶段补充体力、抵御凉意的进补好物。一位牛羊肉铺的店家边招呼客人边介绍道:“这段时间吃牛羊肉最滋补,尤其秋天的羊肉,格外肥美。”他熟练地向顾客推荐,“肋排是上选,羊排则做清炖最好,能保留原汁原味,再多放些枸杞、萝卜,滋味营养俱佳。”
老顾客王先生显然是行家,一进店便熟络地与老板交流,精准指定要羊脖子和羊后腿。“贴秋膘嘛,”他分享着自己的心得,“羊后腿肉厚,口感肥美,羊脖子则是活肉,也很好吃,各有风味。”老板应声提起选好的羊肉,利落地甩上砧板,手起刀落间,一块块鲜肉便已备好。被问及做法,王先生兴致盎然,侃侃而谈:“白煮就可以。这家的羊肉非常好,因此做法也很简单,放一点姜、花椒就可以,不要放奇奇怪怪的东西来破坏这个味道,没有必要的。”
虽说是立秋,但今年立秋时候的天气丝毫没有任何“秋意”,“贴秋膘”自然也要“点到即止”,盲目、过度进补只会适得其反。
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较差的人,食欲会逐渐好转。贴秋膘的习惯一方面能够帮助补充夏季的亏空,另一方面也能增强体质,抵御寒冷,顺应了中医的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当然,进补之道贵在适宜,贴秋膘也需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徐臻提醒广大市民,“贴秋膘”时要注意个人的体质,灵活调整食谱。湿热体质的人,不宜多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需要体重管理的人,也往往会有痰湿,盲目进补可能会把秋膘变成积食。
立秋贴秋膘虽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补,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气候变化来灵活调整。立秋贴秋膘,不仅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更蕴含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在享受羊肉等美食带来的味蕾盛宴时,也要遵循科学进补的原则,根据自身体质和季节变化,合理搭配饮食,让贴秋膘成为迎接秋日的温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