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回顾专栏往期内容
“今天实地观摩了涉外案件的审判流程,才真正体会到‘国际范儿’审判的专业性!从法律冲突识别到准据法选择,每个环节都体现了法官对于涉外商事审判规则的精准把握。特别是准据法选择部分的审理,为我们企业在今后处理跨境合同时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巡回审判结束后,在现场全程观看的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邹鹰连连感叹。
巡回审判庭现场
为全力推进“四个全覆盖”走深走实,根据区域战略发展定位和需求,将涉外商事审判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今天(8月7日)上午,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虹口区人民法院)在上海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以下简称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首次敲响法槌,商事审判庭法官吴文锟对一起涉外委托合同纠纷案件组织庭前会议,聚焦法律冲突识别、准据法选择等核心问题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上海市虹口区司法局(以下简称虹口区司法局)及市、区两级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律师代表共同参与旁听。
这桩纠纷始于投资“打水漂”:案件原告戚某先后向被告转账2000万元,用于委托其投资某机器人公司,但未能如约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款。虽然某机器人公司在国外注册,但因款项交付发生在国内,且与案件密切联系的各方主体的住所地均在上海,因此案件来到了虹口区人民法院。
涉外商事案件准据法的确定
庭前会议聚焦于案件准据法的确定:原告认为根据各方住所地应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而被告则认为自己作为投资主体,所适用法律应为与委托合同履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案件应适用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审理。庭前会议后,吴文锟与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提交等环节确定了下一次庭审的内容。
“涉外案件中,准据法适用的裁判规则有以下特点……”现场吴文锟还围绕争议焦点和法律适用难点给旁听代表讲述了“法治课”,系统讲解了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展现了涉外商事审判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现场的企业代表认真聆听并热烈讨论,巡回庭审实现了“庭审观摩”与“规则解读”的有机衔接。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坚守“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战略定位,积极推动区域法治功能提升、法律服务集聚。而位于白玉兰广场八楼的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聚焦八大功能高地,致力于打造全要素、一站式、共享型法律服务综合体。
“将这起涉外案件放在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进行巡回审判,既是参与推进完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积极实践,也希望通过巡回审判进一步架起与辖区企业普法互动的桥梁,为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虹口区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负责人沈文宏介绍说。
涉外商事审判的吸引力源自经营主体对其公信力的感受度。近年来,虹口区人民法院持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先后设立“北外滩街道巡回审判庭”和“北外滩(涉外)商事审判工作室”,旨在持续打造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提供优质涉外法治供给。此次将巡回审判引入国际法律服务港,是司法服务区域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
《涉外商事案件程序类案例手册》
庭审结束后,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企业参与诉讼,虹口区人民法院还向企业发放了编写的《涉外商事案件程序类案例手册》。手册围绕涉外案件管辖、仲裁衔接、证据规则等程序要点进行系统性解析,通过对十起涉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涉外商事纠纷解决实务提供“参考指南”,为中外企业应对涉外商事纠纷提供清晰指引。活动现场,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叶伟为、虹口区司法局局长王琳共同向参会企业代表发放手册,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实用工具”。
虹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叶伟为、虹口区司法局局长王琳共同向参会企业代表发放手册,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实用工具”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涉外商事审判服务主动进驻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及时满足了区域发展新需求。“涉外司法服务需求呈现‘专业化、多元化’的新特点。人民法院此次将巡回审判与案例手册相结合的做法很有前瞻性,这将是提升上海涉外司法公信力的关键举措。”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塔机机长李杰对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的建设和虹口区人民法院涉外审判的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次活动是‘司法延伸工作与法律服务平台的双向赋能’,是打造全新涉外法治生态和优化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新尝试。未来我们还将持续提升涉企司法服务效能,构建完善一站式涉外纠纷解决模式,积极赋能区域战略,以法治‘软实力’锻造区域发展‘硬支撑’,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树立新标杆。”叶伟为介绍道。
来源丨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海事及海商审判庭
文字:王炳南、郁玥
责任编辑:蒋梦娴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