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文章详情

便不出来?产后肠道“开机”指南来了!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25-08-07 18:27:00

我国成人便秘的患病率在 3% ~ 17% 之间,这个数字有些惊人。对于孕产妇这个特殊人群,据不完全统计,有11% ~ 38% 的孕产妇罹患过便秘,患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

女性更易便秘

女性特有的盆底解剖结构以及分娩的生理特性是导致便秘高发的主要原因。

对于剖腹产的产妇,消化系统需要经过3~4天才能重新开始正常工作,同时由于肛门括约肌或骨盆底肌肉受损,会让产妇更加难以顺畅排便。而经产道分娩的产妇有可能会加重痔疮,甚至引起痔核脱出,或因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盆底器官脱垂等,从而导致排便障碍。

此外,如果产妇会阴区域疼痛,例如做了会阴切开术后,或者因为产后痔疮及分娩时会阴的拉伸或撕裂,因排便疼痛而恐惧排便,也会导致便秘发生。还有孕产妇因贫血而服用铁剂的,或者分娩与产后使用全身性麻醉药物的,同样会抑制排便而导致便秘的发生。也就是说,对于产妇而言,产后便秘较为常见,也会增加诸多痛苦。

能不能改善或预防

事实上,根据疾病的诱因和采取的治疗措施,一般便秘可能会在分娩后的几天至数周内解决,但也可能反复迁延,持续较长时间。而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如直肠出血、痔疮、肛裂、大便失禁、直肠脱垂或粪便嵌塞等。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或者解决轻症的问题。

首先应当多喝水。每天喝1.5~2升水,使大便柔软,更易排出。

其次在饮食上,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克,可以通过多吃高纤维的食物,例如全谷物食品、全麦食品、糙米、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转起来,进而促进排便。

最后还要做适量的运动。散散步也是可行的,当然,产妇刚开始走路时会很痛苦,尤其是刚从剖腹产或会阴切开术中恢复的时候,但即使只是绕着社区走一小段路,也可能帮助迟钝的肠道得以恢复。

此外,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因而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无法改善时需要治疗

当通过尝试短期生活方式改变还是无效时,可以给予泻药。考虑产妇的特殊情况,治疗产后便秘理想的泻药应当具备“疗效好、不经过乳汁分泌、有良好的耐受性”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5类:

容积性泻药麦麸、欧车前,可增加大便的质量和水分含量,从而促进大便蠕动。该类药物起效慢,适合轻度便秘的患者,同时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但注意服用欧车前可能会引起支气管哮喘,甚至有可能诱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硫酸镁,可帮助保留结肠中的水分,从而软化大便,增加排便次数。乳果糖是治疗产妇便秘最为常用的通便药,可显著改善肠蠕动功能、改变大便性状,且不会被吸收入血,对哺乳没有影响,也不会引起血糖波动。

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番泻叶,可直接刺激传入神经,刺激肠壁,从而促进排便。一般而言,当用了渗透性泻药但没有很好疗效时,尝试刺激性泻药还是有临床意义的。

润滑类泻药常用的有甘油液体石蜡,起效较慢,可短期使用。

其他可用一些中成药,如六味安消胶囊等,能有效缓解慢性便秘症状。慢性便秘患者一般存在肠道微生态的失衡,而补充含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等益生菌制剂,可通过调节胃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动力,进而改善便秘症状,属于慢性便秘的辅助用药。

欢迎转发点赞

作     者:药剂科 石浩强

编     辑:陈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