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热,我们在小区配送时,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厕所,怕上厕所不方便就不敢多喝水,有时候只能忍着,挺尴尬的。”外卖骑手徐师傅经常在石门二路街道送餐,对如厕难的问题深有感触。
不过,
就在最近,
他的困扰得到了解决。
石门二路街道创新推行“三个一”工作法,将快递、外卖骑手的“如厕难”问题纳入基层治理“民生微项目”,在辖区内30个小区开放“小哥如厕空间”,并张贴清晰指引标识,让骑手们告别“找厕所难”的窘境。
“石门二路街道每个小区门口都有‘小哥加油站’的标志,看到标志就能找到厕所,再也不用为无处方便发愁了!”
如今,谈及遍及辖区的“小哥如厕空间”,徐师傅松了一口气:“虽然是个小改变,但对我们来说特别暖心。”
石门二路街道综合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外卖、快递骑手在日常配送中常面临如厕不便的问题,部分小区出于管理考虑,未对外来人员开放厕所,导致骑手们只能“憋着”或四处寻找厕所。为此,街道联动居民区、业委会、物业及志愿者队伍,逐一走访排查,协商开放厕所位置和管理机制,最终推动30个小区设立“小哥如厕空间”,并统一张贴指引标识,确保骑手们能快速找到可用厕所,实现服务“零盲区”。
从居委会、物业办公室到社会组织公共空间、业委会议事厅,多方力量共同织密“一分钟如厕圈”。例如,达安城、郑家巷居委会考虑到骑手穿梭配送忙碌,主动开放居委会办公区域卫生间,还在门口张贴醒目提示,避免骑手犹豫询问,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他们感受便利。
辖区内直管公房和售后公房小区多由静置物业管理,街道将骑手的如厕需求与静置物业沟通后,物业积极响应,开放所有物业办公场所内的厕所,并张贴“小哥加油站”指引标识。
社会组织和业委会也主动加入进来,坐落在苏州河畔的未央学馆主动开放学馆公共空间,供骑手临时休息如厕使用,茂盛大厦业委会主动将小区议事厅的配套卫生间对外开放。
有些居民担心,
随着“小哥如厕空间”开放,
或将带来的卫生问题
和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辖区内所有开放厕所均纳入网格化管理,由志愿者定期巡查维护,确保卫生整洁、使用有序。每个小区的居民志愿者担任“协管员”“监督员”,定期查看“小哥加油站”标识是否清晰、老小区公厕“每日两扫”是否落实,遇到如厕点设施损坏、指引牌模糊等问题,第一时间反馈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形成“发现问题—协调解决—跟踪复查”闭环。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一套机制、一分钟如厕圈、一份清单”的“三个一”工作法,通过清单式摸排需求、协商式制定规则、多方合力长效管理,确保服务真正落地。
此外,综合网格依托“小哥议事会”“需求调研问卷”等渠道,常态化收集骑手配送痛点,形成“如厕+N”的专项服务清单。例如,针对“用餐冷”配备微波炉,针对“应急需求”提供药品箱,在有条件的点位集成如厕、休闲、充电、热餐、应急药品、手机充电、雨具借用等多元功能,将单纯的如厕点升级为“小哥服务综合体”,形成一套“你有需求我必响应”的精细化服务模式。
综合网格不仅解决了骑手用餐、如厕、充电等难题,还增强了骑手对属地的情感认同,推动小哥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对象与治理主体实现双向奔赴,如发现上报安全隐患、宣传交通文明、结对关怀独居老人、清理路面垃圾、参与公益服务,仲益大厦党群服务站还在骑手电瓶车后备箱配置小型灭火器,培养骑手成为移动消防员……
石门二路街道表示,未来,还将继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推动更多“民生微项目”落地,让服务更加人性化、精细化,让更多人真切感受到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温度。
记者:黄小清
编辑:路景斓
资料:石门二路街道
封面: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