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伏案工作后,想活动一下脖子放松放松,结果一阵‘嘎嘎咔咔’的声音传来……我是不是得颈椎病了?”
脖子发出弹响声,
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颈椎病的标志!它更像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响声从何而来?
响声的来源多种多样,
主要与关节、软组织有关。
1. 颈椎小关节关节液
颈椎的小关节(关节突关节)内存在关节液,其中溶解着一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当我们突然活动脖子时,关节囊会被牵拉,导致关节内的压力发生变化,原本溶解在关节液中的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出来,形成气泡,这些气泡破裂时,就会发出“咔哒”或“嘎嘣”声。这和我们掰手指关节时发出声音的原理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的响声,通常不会伴随疼痛或不适,而且在响声之后,人可能会有短暂的轻松感。
2. 颈部肌肉
颈部有很多肌肉,当这些肌肉(尤其是处于紧张僵硬状态的肌肉)活动时,其肌腱或韧带可能会短暂地滑过邻近的骨性突起,比如棘突、横突。这种摩擦或“弹拨”的动作,会产生比较沉闷的“嘎嘎”或“沙沙”声。这类响声常常与颈部肌肉紧张、劳损相关,有时还会伴随轻微的酸胀感。
3. 关节面轻微错动复位
颈椎的小关节面之间,有时会因为姿势不良或者轻微的扭挫,发生非常微小的、不完全的错位,也就是半脱位。当脖子活动到特定角度时,关节面突然复位,就可能产生一个清脆的弹响。
合并以下症状及时就医
虽然脖子响本身大多是无害的,但如果它合并了以下症状,就可能是颈椎或其他结构出现问题的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1. 疼痛
颈部转动时,响声伴随持续性、明显的疼痛,尤其是锐痛、放射痛。响声出现后,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疼痛放射到肩膀、手臂甚至手指。
2. 麻木、无力
出现手或手指的麻木感。感觉手臂或手部力量减弱,比如拿东西不稳、容易掉筷子。
3. 行走不稳、脚踩棉花感
这一症状提示脊髓可能受压,情况较为紧急,需要立即就医。
4. 头晕、头痛、视物模糊
转动脖子发出响声时或之后,出现天旋地转的头晕(眩晕)或昏昏沉沉的感觉。伴随顽固性头痛,尤其是后脑勺、头顶部位的疼痛。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的情况。
5. 活动受限
脖子有明显的僵硬感,活动范围大幅减小,比如不能轻松地左右看、仰头低头困难。响声只在特定方向出现,并且伴随卡顿感。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情况,请务必重视,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让专业医生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来判断是否存在颈椎病或其他问题。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专家简介
顾 昕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国内著名的脊柱微创专家,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是国内开展脊柱微创尤其是椎间孔镜手术经验最为丰富的医师之一,在脊柱微创手术解剖、理念和医师培训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2015年主编国内首部脊柱内镜专著《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2023年在首届中国脊柱内镜技能大赛获得“全国十佳”。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20余篇高质量论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9篇。《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研究》作为核心成员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脊柱微创手术中减少射线暴露及快速定位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作为核心成员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老年脊柱退变性疾病的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作为核心成员获2022年华夏医学科技奖 三等奖。《精准微创诊疗体系在脊柱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为核心成员获2022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等学术任职。
擅长: 1、脊柱内镜在各类脊柱疾病中的应用,熟练精通椎间孔镜、UBE、显微镜通道技术。
2、脊柱退变性疾病的微创及开放手术治疗,对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手术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供稿:李玉才、方丹
审核:顾 昕
校审:戴 云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欢迎关注同仁医院官方微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