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打造营商环境“最暖城区”!杨浦这一项目,获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06 15:27:28

日前,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杨浦区“街道营商服务‘一街一品’共筑营商环境‘最暖城区’”项目,从全市400余项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据悉,此次发布了来自市级部门、区级政府、街镇3个层级的“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及30个“优秀创新实践案例”,覆盖世行对标改革、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等多个维度。杨浦区“一街一品”项目以其鲜明的基层特色、务实举措和突出成效,成为上海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景图中的亮眼篇章。

聚焦“小切口”

畅通“最后一公里”

街道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神经末梢”,是企业感知服务温度的“第一触点”。为精准解决区内中小微企业服务可及性、知晓度问题,今年杨浦区的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突出“暖”字,持续打造“一街一品”,杨浦区12个街道立足禀赋、各展所长。

品牌建设树标杆。定海路街道“海创坊”、大桥街道“连心桥”、平凉路街道“平方合”、五角场街道“五心联动”等品牌深入园区楼宇,提供零距离服务,成为清晰的企业服务指引。

资源整合聚合力。四平路街道“同心圆”、长海路街道“长律管家”携手市区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党建+”“企业+”“资源+”“产业+”提升企业归属感。

服务模式求实效。控江路街道“企业之家”、延吉新村街道“三包三圈”、长白新村街道“一核三圈”通过政策宣贯、企业交流与多元服务,极大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产业特色赋动能。江浦路街道“321工作法”聚焦总部经济、殷行街道“智造圈”深耕智能制造、新江湾城街道“新邻创享家”依托复旦科研推动科创发展,精准服务区域产业集聚。

整合“一事一品”

升级“家门口”体验

杨浦积极推动市区两级优质服务资源下沉街道,围绕便捷化、主题化、集成化,提升基层专业服务能力。

便捷政务触手可及。率先开设线上虚拟综窗,实现“边问边办”,在全区12个街道布设“远程虚拟窗口”,让企业在“家门口”即可享实体大厅同等服务。

主题服务精准破题。举办“随申办”企业云体验日、外商投资“开放日”、首席服务员“云上倾听线下倾情”等专场活动,政务服务进“集市”,职能部门联合街道“出摊”,现场答疑、“帮办”解忧。

组团服务赋能发展。政府搭桥、企业联合、市场运作,组织“千帆启航·龙灯璀璨”等大型活动,推动企业资源互通与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一网一云一窗”

注入智慧营商新活力

依托“一网一云一窗”,杨浦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基层营商服务,全方位提升企业体验。

“一网”精准画像。“企业专属空间”提供“千企千面”的个性化在线政务服务及政策匹配,便利企业掌握政策关键信息。

“一云”集成便捷。“随申办”企业云杨浦旗舰店集成金融、科创等10大服务专区、16项特色服务,实现企业经营所需“一站式”触达。

“一窗”权威解读。“惠企宜商”综合窗口汇聚政策专家力量,“一对一”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办事指导,让服务更有温度。

“最暖城区”硕果累累

区域发展动能澎湃

“一街一品”深入实施,畅通政策落地末端,显著提升企业满意度和区域活力。

协同纾困深化落实。依托首席服务员、重点企业“服务包”等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响应闭环。街道立足品牌特色,高效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场地寻找、政策落实、行业纾困等裉节问题,企业满意度持续攀升。调查显示,企业对杨浦营商环境整体满意度稳步上扬,归属感增强。延吉新村“211”机制、大桥街道“园区营商服务专员”全程帮办、四平路街道环同济“大创意”产业走访解难题、新江湾城街道“文化悦享汇” 、五角场街道大学路限时步行街等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在“家门口”享受专业、便捷、集成的温暖服务

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多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430家,居中心城区第一;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小巨人企业数量均居中心城区前列。今年1-6月,新增注册主体4602户;信息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26.8%,营收规模居全市第2。

以“绣花功夫”织密营商服务网络,用“暖心温度”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杨浦全力构筑“最暖城区”的生动诠释,更以鲜活的基层实践,为上海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杨浦智慧”和“杨浦温度”。

资料 | 区发改委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