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彭浦镇永和路518号的万荣菜场,是周边居民的主要采买点,门前本应是熙攘热闹的景象,近日却被一股恶臭打乱。污水肆意外溢,居民掩鼻绕行,抱怨声此起彼伏。这个让周边居民堵心的难题,涉及菜场管理、市政管网、绿化维护等多个层级和领域,在彭浦镇万荣综合网格启动“多格合一”机制后,仅用一周就高效解决。如今,路面恢复整洁,困扰一扫而空。
近日,万荣综合网格巡查员在例行巡查中发现,菜场出入口主干道污水外溢,气味刺鼻。巡查员立即上报网格工作站并联系菜场管理方。
现场查看后,菜场管理方判断堵塞点可能位于永和路沿街市政管网区域(超出其管理红线),因沿街大树的树根蔓延生长,造成污水管道被挤压变形引发堵塞,但因菜场已使用二十余年,相关管道图纸缺失,问题定位困难。
“吹哨”集结
多层级多部门现场“会诊”
眼看污水不断外溢,天气炎热导致沿街商铺恶臭弥漫,解决这一难题势在必行。面对这一权责交织、涉及不同管理层级和管理领域的复杂“三跨”难题,万荣综合网格工作站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平台迅速“吹哨”。区建设管理委、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以及彭浦镇管理办、规建办等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多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联合勘查。经共同研判,精准锁定堵塞点所在的区域。
然而,传统解决方案需要大面积开挖路面,涉及绿化迁移、影响商户营业,工程量和成本巨大。关键时刻,区市政工程和配套管理中心提出创新思路:弃用原有向外的排水管道,堵塞管道改道至市场内部排水管网。这一方案避免了大规模开挖,显著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商户的影响,经多部门联合论证,被确定为最优解。
一周高效解决
居民商户齐舒心
方案敲定,谁来执行?
后续维护谁负责?
网格工作站发挥核心协调作用,立即召集彭浦镇规建办、菜场产权方和管理方召开“四方协商会”。经过充分沟通,明确由菜场管理方负责具体维修,将管道改道接入菜场内部污水管,与原有的管道“分道扬镳”,后续维护责任也在此次会议中得以清晰界定,为方案落地提供了保障。
在各部门协同支持和菜场管理方积极配合下,管道改道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仅用一周时间便顺利完成。污水外溢顽疾被根治,菜场门口环境焕然一新。市民不再掩鼻绕行,商户的经营环境也得到改善,往来市民纷纷点赞处理速度和效果,菜场管理方也对综合网格的高效协作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万荣综合网格相关负责人表示,万荣菜场污水扰民事件的高效处置,是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次生动实践。其成功关键在于↓
以网格党建联席会议为引领,高效“吹哨”集结区镇力量,打破层级部门壁垒;
通过多部门现场联合勘查精准定位症结;
依托专业智慧提出并论证创新方案,以最小代价解决难题;
最后通过“四方协商”明确各方权责,确保方案执行和长效管理。
这一“发现—响应—研判—创新—协商—落实”的闭环工作流程,有效打通了治理“微循环”,为处理权责交叉、涉及多方的复杂公共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记者:蒋文婕
编辑:路景斓
信息来源:彭浦镇采编基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