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文联 > 文章详情

何以消夏?来古诗中觅清凉

转自:上海文联 2025-08-05 21:29:57

台风按下暂停,酷夏立刻重临,

仿佛每时每刻“命都是空调给的”。

想想在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冰箱的时代,

人们是如何安然度夏,甚至恬然消夏的?

让我们从几首古诗中找找古人的消夏秘方吧——

宋 佚名 《草堂消夏图》

《销暑》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正是因为眼前无长物,才能感受到窗下有清风吧,白居易可以说深谙“心静自然凉”的奥义了。

清 龚贤《浓荫消夏图》(局部)

《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

 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

竹林幽静,夏虫低鸣,此刻这种别样的清凉,不是风,是人与自然和谐交融中产生的惬意吧。

清 汪琨杨逸合作《荷亭消夏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趁着晚间暑气渐消,孟浩然选择了“散发 + 开轩”的物理散热方式,想一想能常与友人如此在南亭纳凉,人生多么肆意而快乐。

元 盛懋《山居纳凉图》 |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夏日山中

李  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孟浩然还要开窗散发,李白就不一样了,索性脱去上衣,袒露胸膛,摘下头巾,让头顶尽洒松风。无拘无束,自然清凉畅快~

南宋  冯大有《太液荷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桥南纳凉

陆   游

曳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半落星河知夜久,无穷草树觉城荒。

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

杖来追柳外凉”,一个“追”字,不要苦苦等风来,我会主动去找一片自带 “月明船笛”“风定池莲”和“半落星河”的河畔绿荫,自在纳凉。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音   云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