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种”向“育苗”转变,在服务上从“共性”向“专精”转型,拥有高质量服务矩阵的“创赛”正成为上海高科技企业的“引力区”。
8月5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国赛选拔赛焕新开赛。
记者了解到,经过初审,全市共有58家企业入围国赛选拔赛,主要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多家浦东企业参与其中。在参赛团队中不少就聚焦在光子激光测量技术、干细胞衍生物规模化制备等未来产业。
浦东团队正加速首个干细胞外泌体药物早日上市
干细胞外泌体近几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热度逐渐提升。但全球外泌体产业转化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行业仍处于成药探索期。
位于浦东的“张江药谷”内,一群科研人员正在加速推进干细胞外泌体药物的研发,今年计划提交首个外泌体药物IND(新药临床研究审批)申请,适应症为急性肝衰竭。
带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创新药研发的原创技术,上海思德克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到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国赛选拔赛现场,希望让业界更了解团队,并获得专家辅导、吸引投融资等。
不同于传统干细胞产品,外泌体的结构复杂性使其成为天然的“分子信息包”,拥有更多的改造空间,既继承提升了其亲本细胞的基本功能,又能通过工程化改造进一步丰富其内容物并实现精准递送来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
干细胞的外泌体可以在非常多的临床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外泌体药物成药并上市。“我们希望成为第一家把外泌体药物推到上市的公司。”王舰表示。
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搭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园”多向对接交流平台。候场休息期间,大赛组委会设置科技政策咨询台、科技金融咨询台等,让在场企业感受到贴心的服务。
“挖出”一批高水平项目 全链条支持下实现梯度培育
“团队是第一次报名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我们做的是辐射制冷技术,因为非常前沿,推广给市场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通过参加大赛能快速让业界了解我们。”带着业内首创的空间辐射制冷机组及其热管理技术,上海三开尔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葛睿信心满满来到国赛选拔赛现场。
“来参加大赛,我们的核心设想是虽然农业听起来不够‘时髦’,但与AI结合后是‘不同凡响’的,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农业领域的创新。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持续在‘AI+农业’赛道深耕下去。”珑芯智农(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凃丽丽说。
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国赛选拔赛现场,“年轻的面孔”非常多,项目也更加集聚在“新赛道”。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副主任言挺表示,“我们会更加突出‘以赛引智’的服务模式,创赛不只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平台。”
据悉,自2012年以来,创赛累计吸引近7万家科创企业报名参赛,其中890余家企业在全国赛中斩获优秀,1.7万家优质企业获得约20亿元市级创新资金资助,从中走出了94家上市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