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住了20多年的老宅,等工程建成了,我们要全家人再回来拍个照纪念纪念。”上周末,马陆镇陈村村陈家组472号村民陈建明来到吴淞江工程(上海段)(练祁河-蕰藻浜)征收工作组,将老宅钥匙郑重地交给工作人员。
项目顺利推进的“法宝”,或许在那个夏夜晚上的动员会上,就能一窥端倪。
“今天是项目动员会,接下来是上门评估、复估、抽签、选房,每个环节都很重要,我来报一下时间节点,大家要记好,漏了哪个可是要吃亏的哦。”当天晚上7点,在马陆文体中心的礼堂里,区征收中心征补科科长邱永斌、区征收事务所项目经理陈喆旻、马陆镇农业农村发展办主任杨立在舞台上一字排开,用一口地道土话,和大家唠家常一般地讲起了接下来的流程。看得出,这三位老“征收人”提前做了精心构思,唠的过程中不时抛出一个梗,犹如一场“宅基上的脱口秀”,引得会场里笑声连连。村民们在会心笑意里,也对陌生的征收政策渐渐入脑入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补偿动员会
早在今年4月,马陆镇便率先对项目范围内的农户开展了“两清”登记,对农户的宅基房屋建筑面积及户籍人员情况详尽梳理,做到“房清、人清”;在登记过程中,主动与村民拉家常、话里短,前置性倾听大家对于征收补偿安置的真实想法和核心诉求,为后续安置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共识基础。
针对马陆镇安置房房源分布零散、普遍房龄较长的现实情况,和老百姓更倾向于选择中小套型的实际需求,马陆镇积极与区房管部门沟通协调,成功争取在安置房源配置上实现“双优化”:一是总量扩容,大幅增加了安置房源的总套数供给;二是结构提质,重点调高了适配性强的中小套型房源比例。同时,签约时采用“人工配房”的方式,灵活组合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拓展了群众选择空间。
配房
“动迁工作常常被评价为‘天下第一难’,很重要的原因是群众诉求千差万别,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按需定制、不厌其烦,以最扎实的工作争取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马陆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副主任吴东华说。
据吴东华介绍,签约时,一户家庭的两个儿子是一本宅基证,兄弟俩强烈要求分户计算,配房面积要一样,补偿款也要一人一半,“否则不签”。但是当时房源库内难以找到面积完全匹配的安置房。
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他们“亲兄弟明算账”的需求后,首先耐心解释了安置方案规定:一本宅基证只能按照一户计算。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兄弟俩先行选择各自满意的房源,随后根据选择的房源面积和价格反复测算,为其提供了几套不同的方案,最终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式:拿房面积多的从自己的补偿份额中拿出一部分补贴给拿房面积少的,通过补差的方式确保兄弟俩实际获得的总补偿价值相等,兄弟俩满意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名字。
区征收事务所总经理马伟东说,面对村民的复杂诉求与政策的刚性底线,区、镇两级征收工作人员和征收事务所签约人员迎难而上,努力寻找平衡点,最终促成每一份签约。
签约
7月底,首轮签约过程中因“坚持要多配房”没有签约的一户村民,在征收事务所项目经理、村干部以及区、镇两级征收部门的协调下,最终签约腾房。在现场见证的“85后”征收工作组成员戴燕清感触颇深,“作为征收人,我们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耐心细致地倾听群众呼声,解开他们的‘心结’。如何在征收战线上发挥我们的优势,增加信息化赋能,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扛起这份使命。”
目前,区、镇两级征收战线的工作人员以“60后”“70后”为主,经验丰富,群众工作开展顺利,但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尤其是基层,征收口子和信访口子,不大受年轻人欢迎,可能大家潜意识里也觉得年轻人在打硬仗方面,经验阅历都有一些欠缺。”不少镇征收部门负责人都曾发出过类似感慨。
而在吴淞江马陆段这个项目上,像小戴一样的青年身影活跃在不少协谈一线的场景里,并在一次次协谈成功的获得感中渐渐成长。小戴说,跟着师傅夏正梁,在实践中边学边悟,是最高效的成长,“能够收获从感性到理性、从图纸到实操、从办公室到烟火人间的丰富体验。”
吴淞江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等明确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作为上海“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网和城市防洪除涝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吴淞江工程(上海段)的推进意义重大。
本次征收范围北起练祁河,向南至蕰藻浜嘉定、宝山区界处,河口宽度96米,两侧陆域控制线各10米,征收红线范围116米,全长约 10.13 千米,共涉及马陆镇区域范围内大裕村南王组、大宏村姚塘组和朱家桥组、陈村村陈家组和李家组、李家村李家组和陈家桥组四个行政村的补偿安置。
老房子
目前,项目首轮集中签约已结束,137户农户完成签约,剩余3户农户的协谈工作和已签约农户的房屋移交工作正在同步推进中。针对剩余未签约3户农户,工作组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一户一策”推进方案,继续加强政策宣讲,保持与农户的沟通联系。
“这次吴淞江工程签约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离不开区-镇-村-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的扎实保障。”马陆镇副镇长龚文斌说,马陆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成功实践,全力以赴做好后续工作,确保这项利国利民的重大工程能早日建成、惠泽于民;同时,今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即将集中启动,全区涉及4个街镇1000多户村(居)民的征收任务,马陆镇的彭赵“城中村”也任务不轻。“‘城中村’改造同样是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更新的惠民之举,马陆将继续乘势而上,高效推进。”龚文斌说。
据了解,今年全区共有重点征收项目26个。其中,既有历年结转的扫尾项目,也有即将集中启动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新时期征收工作在资金、房源、开发方式等关键要素方面呈现新特点、面临新难题,需要把准脉搏,拿出新思路、形成新合力。”区房地征收中心副主任徐纲说,征收中心将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征收工作,将融合型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加强条块协作、块块协作,优势互补、紧密沟通、相互赋能,“以融促征、众志成城,用‘地平事了'护航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