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
稻浪翻滚的阡陌村落中
落下一张发展规划蓝图
从“土地供给”到“产业伙伴”
从“传统制造”到“未来领域”
从“压舱石”到“增长极”
莘庄工业区30年的发展变迁
折射出一代又一代园区人
科学决策、奋勇开拓
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因为铭记“来时路”
所以坚定前程
每一帧“今天”
都是向不凡的致敬
2025年8月5日
今天,莘庄工业区成立30周年
三十而立,风华正盛
让我们共同见证TA的发展历程
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点击音频收听)
莘庄工业区初创时期
如今的莘庄工业区
从1995到2025,莘庄工业区“三十而立”!30年间,1600多家实体企业汇聚于此,园区连续五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销售总额“双超千亿”!
大金空调(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继红说:“莘庄工业区距离市区比较近,距离我们的市场更近。”
恩格尔机械中国区总经理贾瑞默说:“我们40多个客户都在工业区,好的生态加速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新’。”
一胜百模具技术董事总经理梁致忠说:“整个工业区管理制度完善,吸引高尖端的科技研发人才入驻。”
1995年9月22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为莘庄工业区题字
从阡陌农田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代言人”,莘庄工业区用30年书写传奇!
莘庄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艺表示:“如今的莘庄工业区,正以千亿集群之势擎举智造脊梁,以创新裂变之光点燃发展引擎,值此奋进之时,我们致敬每一位奋斗者,致敬这片创新沃土,致敬更广阔的未来!”
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制造没有平凡时刻!
那年今日
199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列为市级工业区的批复
文汇报
《莘庄工业区升为市级工业区》(1995.09.22)
记者 金丹
近期,闵行区政府宣布: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为市级工业区。
莘庄工业区以原闵行区的两个区级工业区莘北和申莘为基础,总开发面积扩展为13.65平方公里。莘庄工业区以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的产业为导向,并以上海市六大支柱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工业区的优越条件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大批投资商。截至1995年8月,区内已招商成功项目52个。
闵行报
《鸿鹄高飞 一举千里
市级莘庄工业区形成大开发格局》
(1995.09.08)
我区莘庄工业区经市政府批准已被列为市级工业区,定名为“上海市莘庄工业区”。
日前,上海市莘庄工业区经济技术发展总公司正式成立。莘庄工业区由原申莘工业区与莘北工业区合并组成,总公司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工业区占地面积为13.65平方公里,立足于吸纳技术含量高、上规模、上等级、无污染项目。
为加快工业区开发,吸引更多外商到工业区投资建设高新技术项目,使之成为我区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区政府对莘庄工业区采取土地批租、项目审批等优惠政策。各镇、街道、局行都可派人作为工业区招商班子成员,了解工业区信息、引进项目到工业区、由工业区根据规划给予合理安排,谁引进的项目,产值统计、税收归谁,参与建设的还可按比例分利。
日前,来自日本、德国的3个外商已在开发区现场考察,9月份将签订合同,原工业区内的部分外商也在工业区内开始了基本建设。
工业区已建立了外商服务中心,为外商立项、能源配置、土地批租办理配套服务,制定了招商计划及有关配套政策,工业区内部的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也已制定,按照总公司的构想,13.65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分三期开发:从今天起开发沪闵路向西、中春路向东3.7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始辟筑道路,到年底要完成道路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明年招商率要达到80%;自1996年至1997年底开发中春路向西至华宁路段;自1998年起开发华宁路至沙港河段。至2000年基本形成沪闵路两侧现代化城市格局和以莘庄为中心的工业卫星城区。
记者:汤玉莉
供稿:龚宣
初审:方佳璐
复审:范仲毅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