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栋清洗水箱导致停水,华鼎居民区的一位居民出门接水的功夫,回家发现密码锁没电了,身上没带备用钥匙和手机,而灶台上还煮着东西。民情快办专员当机立断,问清电池型号,一名社工冲向附近商店买来电池,其余人则拎着灭火器在楼道严阵以待。短短十五分钟,新电池换上,家门开启,一场潜在的厨房火灾消弭于无形。这惊险一刻,定格了徐汇区田林街道“紧急事项马上办”机制的速度与温度。
这样关乎安危的“紧急事”,在田林街道民情快办清单上,意味着接单后一小时内必须抵达现场处置。而居民身边的“简易事”,同样跑出了加速度。田林八九村的社工在走访中捕捉到居民眉头紧锁的缘由:一辆“僵尸车”堵在楼栋门口三天,物业束手无策。快办专员接单即联动大通道停车管理方,请其协助查找并通知车主挪车。不到一小时,挪车电话拨通,通道恢复畅通。主动发现、跨前一步,让邻里烦恼不过夜。
尚汇豪庭二期入口每逢雨天便成“水塘”,反复疏通无果。快办专员接报后迅速响应:居委会现场查勘、上报街道、城运中心派单、管理办协调专家——三天内,盘踞下水道的香樟树根与淤泥被清除,积水顽疾被疏通。
疏通下水道口
更需多方合力的“复杂事”,则考验着协同的深度。高温天里,千鹤五村居民饱受电梯“桑拿之苦”,老人乘梯后身体不适的反馈直达快办站。片区党支部迅速牵头,组织居委会、物业、业委会“三驾马车”与电梯公司反复磋商。短短十余日,十二台电梯风幕机安装到位,闷热轿厢重获清凉。从诉求接单、多方协商到方案落地,民情快办为这类需“协同办”的复杂事项划定了清晰路径:1日内响应,3日初步反馈,15日办结。
安装风幕机
这些故事背后,是田林街道民情快办机制的清晰脉络。以办好“四类事”为抓手,田林街道构建起一套高度结构化、梯度明晰的治理响应体系:从关乎生死的“马上办”(1小时到位),到邻里关切的“当天办”(当日清零);从技术复杂的“限时办”(3日攻坚),到多方博弈的“协同办”(15日闭环),每一类事项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处置流程和办结时限。它打破了部门壁垒,将“被动响应”转化为“主动发现”,将“单兵作战”升级为“协同联动”,用明确的时限要求和责任划分,确保每一件民生事都有人管、管得快、管得好。
据悉,田林街道将继续依托“2+30+X”工作格局——以两大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30个居民区服务窗口为触角,微型消防站、楷模书记工作室等为补充,形成全覆盖的服务网络,通过“我们在一起”大走访、“走四百”(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民情快办小程序等线上线下渠道,主动收集民情,从“小切口”入手,高效回应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民生”,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情快办介绍
公共服务电话
民情快办处置流程
民情快办工作站点
记者:姚丽敏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