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一个炎热的夏日,早上8点多,气温已经升到30多摄氏度。75岁的杨志正早已等候在社区活动室。没过多久,房间里就聚集起了十几位阿姨爷叔。他们在高温天出门的目的只有一个——在一封表扬信上签名。
信是送给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孙彦俊的,共有128位社区居民签字。在石泉路街道太浜巷小区,阿姨爷叔无人不识孙医生。不少中老年患者在看病开药的过程中,成了孙彦俊的“死忠粉”:老病人一路从社卫中心跟到服务站,只挂孙医生的号看病;社区医院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时,从不出门的阿婆特地到场支持孙医生……孙彦俊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在镇坪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候的几位阿姨爷叔向记者“抢”着道出心声。
杨志正是带头为孙医生准备表扬信和锦旗的热心肠爷叔。他患有冠心病,以前习惯到大医院看病,偶然得知社区里就有服务站,在机缘巧合之下就挂了孙彦俊的号。他没想到在服务站挂号开药还要排队,孙彦俊看一个病人就要花5到10分钟。轮到他时,他才明白原因——孙彦俊不仅关心他的健康状态,还主动帮他量血压,确认血压正常后才开药。他意识到,正是因为孙彦俊看病仔细、负责任,才会有这么多病人找他。
72岁的吴阿婆在石泉路街道住了30多年,有一次她带着体检报告单找医生,却碰到了医院午休。回家路上,吴阿婆偶遇孙彦俊,他对照着单子上每一条指标向吴阿婆详细解释。“没有一点架子!”吴阿婆感叹,经常找孙彦俊看病的有100多人,他基本都能叫出名字,甚至记得住在哪栋楼。
由于中老年人喜欢一大早到医院开药,孙彦俊每次都提前15分钟到服务站,帮老年患者在自助挂号机上挂号配药,还跟他们仔细交代每种药的功效,一天吃几粒。遇到听力不好的老年人,孙彦俊就会一直重复到他们听清为止。
在患者的心中,孙彦俊不只是“医生”,还是“亲人”。走在社区里,孙彦俊总会碰上几个老患者,亲切地与他们打招呼。一位独居老人也感叹,“看到孙医生比看到自己儿子还要亲。”
孙彦俊的家庭医生工作群,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如今已有350人。他是上海最早一批家庭医生,共签约了近2000名居民。
不论是工作日晚上还是周末,群里都有签约居民咨询孙彦俊,“量血压突然很高怎么办”“这个药我能吃吗”“这个药能开吗”等问题,他只要看到消息就会及时回复。
6月26日,一个寻常的工作日,孙医生在群里刚回答完一个居民的问题,另一名居民发消息称赞孙医生负责任,“应该得到表彰”,很快就收到了好几条表示赞同的回复。杨志正就是其中一位,后来,他在群友的举荐下担起了代买锦旗、写表扬信的重任。
“其实我做的这些事情,是很平常的小事,都是我作为一个全科医生应该做的。我能够帮助到大家,已经很欣慰了。”孙彦俊说。他曾在群里多次劝大家不要花钱买锦旗,却也拦不住阿姨爷叔们的一片热情。
“我们不仅想要感谢孙医生,也是想鼓励更多医生像他一样细心、耐心、负责任,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杨志正说。
“社区医生更贴近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倾听和关心,因此服务理念是贯穿始终的。”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涛说。
记者:李昂(解放日报)
编辑:沈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普陀 你好 | 楼宇添风采,桃浦启新程
“一课一练”入选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普陀生产知名教辅一路陪伴成长
专业又有趣,一起来看长征家门口的艺术成长站→
【健康】内镜黏膜剥离术后要想恢复好,这些得注意
2025菲数中国国际数学研讨会在普陀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