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上海)活动结业仪式于8月1日在科学会堂国际会议厅举行。市科协、市教委、市台办、市政府港澳办、承办高校等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实习导师、实习单位及科技社团代表,以及参与实习的港澳台大学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夏日旅程的圆满收官。
本次结业仪式由澳门籍学生苏雪清和台湾籍学生张翀华担当主持,两位默契配合,用青春视角串联起整场活动,为现场增添了别样色彩。仪式伊始,一段由澳门籍黄思晴同学执笔脚本的回顾视频温暖呈现。镜头浓缩了初遇时的忐忑期待、实习岗位上的专注身影及参访途中的探索足迹,以精炼的画面语言唤醒了在场者共同的夏日记忆。
仪式上,高校老师为实习学生颁发了实习证书,与会领导及嘉宾向高校老师、实习导师、科技社团及实习单位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或纪念证书,以感谢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付出。
各小组通过PPT、VLOG及合唱的形式展示实习成果,分享实习故事与体会。第一组同学呈现了电池实验、品牌推广、教育策划等多元岗位实践以及苏州、武康大楼等地的城市探索经历。第二组侧重岗位细节,涵盖法务工作、系统搭建、算法大赛参与及国际展会服务等多元体验,展现实操能力的提升。第三组以VLOG形式记录了这段始于六月底初见、终于八月初不舍别离的实习旅程,展示了同学们在岗位上潜心耕耘、于参访交流中携手成长、在实践中书写专业篇章的过程。第四组聚焦项目实践,既呈现了房屋建模、秋冬新品调味酱开发等工作,也分享了在自然博物馆等地的研学经历,体现专业与探索的双重成长。第五组带来了由台湾大学胡觐笙同学改编的合唱《在上海遇见》,用歌声献礼这段实习经历。大家不仅实现了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更通过生活片段传递跨地域交流的温暖,让实习经历立体鲜活。
同时,小组展示环节过程中也穿插着照片抽选分享的互动环节。大屏幕滚动播放实习生照片,随机定格的同学被递上话筒,简单介绍自身及实习单位,并以一句话描述实习导师,在轻松氛围中增添了现场的互动性与回忆感。
最后,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陈纯、上海城投兴港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戴杰、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傅淳作为实习导师代表发言,分享了见证同学们进步的感受,并送上祝福与建议。
陈纯导师提炼出激情、好奇心、开放思维等核心成长要素,强调“前期没有什么比发展自我更重要”,鼓励同学们以持续学习应对职场挑战,用逆境思维突破困境。
戴杰导师肯定了同学们在实习中对“绿色力量”的实践探索,寄语大家将这份对生态领域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力,在未来职业中兼顾专业深度与社会价值。
傅淳导师聚焦同学们在数智工具开发、地理信息可视化等实操中的突破,强调要“永葆好奇心与学习力”,鼓励大家以责任心与执行力为基,在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稳步前行。
本次暑期实习活动自6月底启动,历时一个多月,为港澳台大学生搭建了深入了解上海、融入职场的实践平台。期间,同学们不仅在实习岗位上专注耕耘,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更在参访交流中共同成长,从摩天林立的陆家嘴到百年风华的外滩,从田子坊的静谧巷弄到周边城市的人文风光,都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足迹。这段旅程中,他们不仅收获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拓宽了视野,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更在跨地域的互动中结下深厚友谊,积累了关于成长与蜕变的难忘回忆。
作者:张祐诗华东师范大学
供稿: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市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审核:上海市科协港澳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