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02(行李转盘位置),有堵包故障。”张春雄的对讲机那头,传来监控室同事的声音。
“收到!”张春雄低头看了一眼手表,拎起工具箱就往现场飞奔。5分钟不到的时间,有故障显示的行李转盘处就出现了他的身影,一眼判断出是由于光电管被旅客行李遮挡而发出的故障信号,他迅速挪开遮挡的行李并小心翼翼地摆放好,按下行李转盘重启键。前后仅5分钟时间,行李转盘设备恢复正常运行。
张春雄在检查行李设备直线输送机
行李运输高效运转的背后
2025暑运过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每天人头攒动。当人们轻松走过行李转盘提取行李,当一件件货物准时从物流货站发出,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奉献的人,维护着旅客行李转盘设备、物流货站设备的正常运转。他们就是来自东航设备公司的行李运输维保和物流维保团队。而“故障出现5分钟到达现场”,则是行李运输维保团队岗位责任书里的一条铁律。
这个部门肩负着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行李系统的机械维修、保养以及航班保障的重任,部门123名维保人员,面对“5分钟应急响应”的标准,必须练就“快、准、狠”的绝技,在最短时间内“诊断”行李系统的“疑难杂症”,锁定故障、精准处置。如遇到诸如上述“堵包”等简单故障,必须在5分钟内快速排除,让行李运输工作高效运转。
暑运旺季,行输维修部团队日均保障航班约240架次、处理行李超5万件,较暑运前增长20%。“现在每天的工作量显著提升了,忙碌程度仅次于春运,有很多旅客选择暑期出游,行李自然就比平日多了很多。”
张春雄介绍说,虽然工作压力增加,但暑运保障依然保持高效,“我们目前在航班量大的行李转盘旁,安排了专人看守,做到及时排故、快速处置,不能因为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旅客办票、出行效率。”
针对比较复杂的故障,为确保航班运行,行输设备的检修保养往往需在航班结束后的深夜进行。
为此,东航设备行输维修部实行24小时轮班工作制,张春雄所在的维修四组,一共有11个成员,他们每日进行检查、排故、维修、清洁超70次,用行动书写着暑运保障的答卷。
高温热浪中紧固每一个螺栓
暑运期间,货物运输也处于“高位”。东航设备物流及行输设备维修分部的23名员工,24小时守护着东航物流货站的自动化物流系统设备与货运相关设备。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西货站是他们负责的场地之一,在这里,他们每天要对6台大型转运车与40个自动化称重卡口进行检查、抢修。
而面对高十五六米、体型庞大的转运车,他们时常钻进底盘间隙,在机油味和高温热浪中,仔细检查电机,确保每一个螺栓的紧固。
“虽然我们是常日班组,但一旦晚上遇到设备故障,我们就要顶上去。”说话的是自动化班组长瞿华卫,他是班组里的“老黄牛”和“老专家”。
今年已年逾五十的瞿华卫,自2008年进入东航后,一直在浦东机场深耕设备维修工作,并于2018年考上了电工维修技师证,成为了团队里一名拥有技师证的“专家”。
凭借多年来对专业技术的刻苦钻研,瞿华卫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故障时,总能驾轻就熟地解决。
瞿华卫正在抢修自动化设备转运车的钢缆提升电机
瞿华卫介绍,去年库区添置了两台20英寸转运车,相比老设备,其操作系统更简洁智能,但他仍坚持带领组员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维修质量。
“我们这行的难点,在于必须对每台设备的PLC(自动化系统)了如指掌。PLC就像设备的‘大脑’,也类似手机的芯片,是控制电气设备的中枢。对它越熟悉,维修排故时就越能得心应手。”
一天,距离部门驻扎点西货站7公里外的北区货站转运车突发故障。瞿华卫刚准备吃午饭,接到通知后,立刻放下碗筷,叫上身边的同事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他们迅速切断主电源,钻入离地仅50厘米的底盘缝隙。头顶是炙热的钢板,耳边是排风扇的轰鸣。检查后发现是热敏电阻探头故障,抢修班组迅速更换并调试新的热敏电阻,在一小时内将设备恢复运行。这时,浑身湿透的他们才想起还没吃午饭。
快速响应,正是瞿华卫和整个班组工作的日常。这种响应与坚守,成为保障物流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