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开门问计谋未来,他们为杨浦滨江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8-04 17:42:37

近日,杨浦区信访办联合区发改委、区滨江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主办“智绘滨江新画卷 共谋水岸幸福篇”滨江发展专题征集市民圆桌会,献计“十五五”全市“一江一河”战略部署。

活动邀请区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代表、规划专家、人大代表、高校教授、金牌征集员、大学生代表、市民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交通出行、商业发展、城市更新、全龄友好”四个话题畅所欲言,为上海“一江一河”发展规划贡献真知灼见。

聚焦“交通秀带”:

智慧方案破局潮汐压力与“最后一公里”

随着美团、抖音、B站等数字经济大厂总部落户杨浦滨江,如何提前谋划部署,缓解未来五年的交通压力?来自数字大厂的负责人表示,杨浦滨江南岸轨交网络密度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叠加早晚高峰以及网约车需求,潮汐式的通勤压力更加明显。对此,他们提出拓展马路空间并推进智慧化停车缓解员工停车压力,结合数字大场的工作特性,统筹杨树浦路沿线车位设置专门的停靠区域缓解网约车停车需求;参考五角场合生汇等场所的成功经验,利用地下空间分割行人与地上空间,与此同时建立企业联合调度平台,完善短驳交通打通地铁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经纬规划总院副院长张雁提出为缓解杨浦滨江的整体路面交通压力,建议联合相关平台设置动态调度系统,在高峰期通过AI算法优先将订单分配至地下接驳中心。同时,可借鉴杭州东站“室内北斗”导航技术,通过LED屏展示车位信息,快速实现“人找车”。为杨浦滨江构建了“智慧调度、立体接驳、绿色低碳” 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未来滨江也能呈现“交通秀带”。

活化“工业锈带”:

深度挖掘文化基因,贯通融合激发商业新活力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滨江岸线的蜕变有目共睹。同时,商业配套不足、消费场景单一等不足逐渐显现。那么如何深度融合“商旅文体展”,提升滨江商业活力?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杨红美说,杨浦滨江绿之丘是成功的“流量担当”,但厚重的工业历史、独特的文化基因却快被打卡的快门声淹没了。为此,基于对工业遗存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她从活化工业遗产入手,为绿之丘量身定做了“AR 故事触点与时光走廊计划、文化可带走化与互动体验计划、激活游客与链接社区分时计划”,推广至“十五五”期间整个滨江地区工业遗存的创新活化,还提出建设“滨江工业遗存活化与融合促进中心”、出台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建立专属的“滨江工业文化基因库”等建议。

金牌征集员林迎燕则建议,要有针对性地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好比增设绿色健康餐饮、上海特色美食餐厅、便利店等商业配套,商业管理服务中心的全方位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上海东方渔人码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商经理张春梅感叹,目前滨江商业载体运营主体不一,导致商业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性较差,商业特色定位也不明显。她倡议要主题性贯通和叠加,互享流量;要有生活气息,放宽滨江治理的规范条例,实现好宠物友好、露营友好、骑行友好;要充分利用各个驿站,为跑步、骑行、户外运动的人提供好配套设施。

深耕城市更新:

前瞻谋划高质量开发,打造杨浦滨江新标杆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杨浦滨江中北段的开发建设进入“加速期”,那么如何做深做细前期工作,实现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呢?

“老杨树宣讲汇”宣讲团成员郑坚明建议,在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段可以建设绿色科普长廊或科普馆、打造红色文化地标并完善扩大规模、建造高品质青年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以及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真正看到人才的需求。

同济规划院总工办主任梁洁建议,可以把会展、文化、工作等场景融合起来,就像徐汇滨江那样,让B站、美团这些大厂带动,结合复兴岛搞出新特色,吸引好企业;利用几条河道,在杨浦南部建个环形水系,改善环境,和北边水系呼应,提升整体绿化和水环境;我们得在政策、规划上大胆创新,让杨浦滨江或复兴岛成为上海的榜样。

构筑“全龄友好”:

精准供给优化空间,提升滨水归属感与幸福感

随着滨江南段 5.5 公里岸线全线开放,在致力于打造更多亲水近水的高品质全龄友好公共区、促进代际融合、增强群众的归属感的同时,如何优化公共空间以满足各年龄段需求呢?

市民张燕对此有真挚的建议,滨江区域有些直饮水点,但是不敢让小朋友喝,因为不清楚水质怎么样,作为家长希望将水质管理监测情况公开透明,让孩子使用起来更安全、更放心;在银发层面,老年居民代表高红妹建议,滨江沿线的座椅是需要改造升级一下,在时尚中心到杨浦大桥以东多增加一些遮雨棚遮阳棚,还有自行车骑行需要多加规范、把夜间照明增加一些也能让我们老年人在滨江散步纳凉更安全更舒适。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民城市”社会实践社曾多次为杨浦滨江的建设改造提出建议,本次学生代表王怡静提出可以设立滨水亲子带、嵌入昆虫旅馆、水质监测互动屏等科普互动设施、增设操作简单的智能养老设备等。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卞泽阳认为,大学生们提到的儿童活动区以滑梯为主、利用率低,本质上是儿童成长需求与设施供给之间的错位。高校生带儿童观鸟、自然学堂等创意难以常态化,是因为缺乏制度性的资源对接渠道。他建议十五五期间,以杨浦滨江为起点,要构建“三位一体”的儿童友好机制体系:建立“儿童需求导向”的精准供给机制、构建“多元协同”的资源赋能网络、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记者注意到,本次活动听到了不同意见,展现出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未来期许,未来将继续畅通人民建议征集通道,丰富征集形式,构建多元互动民意桥梁。“十四五”期间,不少建议人的建议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得到落实,“十五五”期间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中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让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让每一处转化更贴近民生需求、更增进民生福祉。

文字 | 陈涛

图片 | 陈涛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