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从“科研者”到“创业者”,这三节课让CEO的“单选题”变为“多选题”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04 15:55:09

2018年的某一天,鱼海科技CEO喻高远盯着手机屏幕,一条他发给潜在客户的精心编辑、满载“400亿自由度”“世界第一”等震撼字眼的信息,此刻正石沉大海,连个“收到”都没等来。这样的“已读不回”,曾让这位年轻的科研创业者彻夜难眠。从实验室到真实市场,这条路远比他想象的崎岖。

而今,峰回路转。鱼海科技所开发的国产CAE软件——π客软件已被工信部电子五所、华中数控、怀集登月等200多家单位订购,并于6月完成新一轮融资交割。回望创业时走过的路,喻高远说,是市场给他上了至关重要的“三节课”

第一课

“我有什么”转变为“客户要什么”

“已读不回”本身就是最响亮的信号:需求错位,价值没说清。市场不会主动解惑,创业者必须从沉默中解码问题。

转机出现在一次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的联合培训中,喻高远看清了“技术翻译”的断层。

“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道理都懂,但不碰壁很难做到。”喻高远遭遇的困境,是许多科研出身创业者的通病,“客户关心的不是技术多牛,而是‘能省多少钱、快多少天’。

科学家追求极致,市场却要效率、成本、可靠性的平衡。喻高远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连接两者的“翻译官”

于是,在鱼海科技的产品说明里,晦涩的“并行计算效率”变成了“研发周期从1个月压到1”,“千万自由度计算”转化为“几小时算完”。语言一变,成单率立升。“打通市场的钥匙只有一把:从‘我有什么’转向‘客户要什么’。”喻高远说。

为了紧抓用户需求,喻高远甚至把个人微信变成了24小时客服”。3个微信挤满了1.3万联系人,每天接听6070通用户电话。“软件迭代期,每个需求都关键。”他半开玩笑,“这岗位可不简单,得懂开发、懂需求,还能拍板,只能我自己来。

第二课

“先搭梯子、再换跑道”

2017年深夜,喻高远在实验室电脑前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时,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掌舵人。这个时期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缺芯少魂”的境况,“缺芯”指的是缺少芯片,“少魂”则是指缺少工业软件,特别是CAE(工业设计仿真)软件。

CAE软件可以看作是工业领域的“虚拟实验室”,一个零件、一件产品在制作之前,就可通过它在计算机里演算其强度、刚度、热传导、流体流动等物理特性。喻高远举例道,“比如通过汽车刹车性能的模拟运算,我们可以了解它连续制动后热量是多少,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生失效。”

如今,鱼海科技所打造的国产标准化CAE软件已跻身领域前沿,在计算精度、效率、稳健性三大核心维度实现全面可控,性能比肩国际一流,已经成为驱动汽车行业、核工业、航空航天等产业升级的关键引擎。

然而,他很快意识到另一痛点——真正的对手不仅仅是国外成熟CAE软件,还有基于国外的软件形成的稳定的用户生态,“用户不是不愿换,是学习成本太高。

为此,他决定先搭梯子、再换跑道”。2019年,鱼海科技承载着“梯子”功能的子公司乐仿教育成立,它精准切入用户痛点,发布基于国外软件的636例使用教程,降低用户学习门槛,同步推出基于鱼海π客软件的1200个细分行业案例,直观展示本土解决方案的价值,从源头培养用户生态

这套组合拳迅速见效:吸引1.3VIP学员,视频播放破亿次,同时还为华为等头部企业培训一批批工程师,这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至此达成“技术研发—教育转化—市场验证”的闭环。

第三课

名为产业治理的“必修课”

在前不久召开的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强调:上海亟需既懂技术、也懂市场、还懂治理的“科学家+创业者”。作为亲身实践者,喻高远在经历了技术和市场的考验后,正把提升治理能力作为其“必修课”。

工业软件涉及大量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一款软件从研发到成功上市,必须闯过资质认证、数据合规等多道关卡。喻高远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研发团队长期聚焦实验室,对政策的敏感度天然不足,一旦忽视了监管测试环节,将会对研发周期和产品上市的速度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这印证了熟悉规则与标准的“治理型”人才对规避“创新陷阱”的不可或缺。

治理能力的价值,不仅在于规避风险,更在于创造效率与机遇。提前吃透并合理运用各类政策法规,能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喻高远透露,公司早期研发能缓解资金压力,正得益于提前规划获得的“双软认证”及相应税收优惠。

从软件研发到生态构建,从市场拓展到合规治理,喻高远认为,成功的科技创新远非单一维度的突破。技术、市场、治理,如同鼎立三足,缺一不可

然而,这类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正是当下科技企业面临的普遍挑战。此次市委全会提出,要优化政策服务,创新支持方式,把创业者从非必要、非紧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用于科技创新和扩大市场应用;也明确提到,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上注重注入创业基因,引进创投基金、创业导师,在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同时激发创业热情。

喻高远总结道,上海提出培育‘科学家+创业者’,正是看到了这个关键。” 他期待,随着人才培育体系的完善,更多源于中国的硬科技能跨越转化的鸿沟,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天地。

记者:宿铭珊 沈钇君(实习)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