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四百”大走访更接地气、聚民心、见实效?宝山区张庙街道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通过线上线下访民情、汇民意,以“你点单我落实”机制收集社情民意,将一条条“金点子”淬炼成社区治理的“金果子”。从破解“停车难”到提升物业服务质价水平,从激活“沉睡”维修资金到推动老旧小区“逆生长”,这些鲜活的治理案例如今被串联成特色打卡点,融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心项目定向赛”。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全是办法。”张庙街道将这一理念转化为行动,把培训课堂搬到“民心项目定向赛”现场,吸引40个居民区的社工踊跃参赛。通过“点位闯关+限时解题”的模式,社工们在沉浸式打卡中碰撞治理智慧,在答题互动中提炼工作方法,真正实现了“学中干、干中学”的良性循环。
在通河三村第二居民区,街道落实“三会制度”,成功推动居民同意合理上调已维持20年的低价物业费。通过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依托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充分沟通,并全程公开账目,最终促成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让小区管理步入正轨。
通河八村第二居民区则用“红色引擎”唤醒了沉睡30年的“房屋养老金”。党总支通过优化业委会架构、注入党员骨干,并制定《维修资金使用公约》,确保每笔支出必经“居委会监督+业委会决策+物业执行”三重审核。如今,小区智慧安防升级、飞线充电改造等工程逐一落地,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泗塘六村居民区的“微更新”更是暖到了居民心坎上。依托“你点单我落实”机制,719张民意票聚焦20项民生痛点,形成年度攻坚清单。部门联动修复危旧休闲长廊、翻新坑洼步道、补植绿化带、更换太阳能路灯,社工全程跟进协调,居民自发组建“更新护卫队”巡查维护,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宝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张庙街道将“四百”大走访固化为社工工作规范,搭建“民意征集-项目转化-督办落实”闭环机制。截至目前,903项“金点子”已转化为惠民实绩,民生诉求销项率突破60%。针对13项“硬骨头”问题,街道依托网格党建联席会议攻克11项,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治理成绩单”。
编辑:潘乔雨
资料:上观新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