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渗透整个社区”……TA们“送法进学校”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8-04 12:56:28

近日,临汾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依托街道综合网格,携手街道团工委与党建联建单位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总支,开展了送法进学校,普法暑托班系列活动。结合公共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模式之“送法进学校”系列,为在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学生们送上了一堂“法律+案例+互动”的普法专题实践课,以期通过儿童视角推动家庭遵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渗透整个社区”的治理效应,进一步构筑安全、包容的美好社区环境。

本次普法课堂通过法律条文解读《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禁止“飞线充电”违规停放、《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三十二条禁止擅自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同步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说明过失引发火灾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说明占用行为侵犯他人通行权;结合近期本市某小区居民因违规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底楼楼道内,车辆蓄电池起火引发火灾而酿成多人烧伤,后被警方依法拘留的悲剧,将案例剖析直指电动车违规停放危害;同时辅以互动体验游戏,如让学生蒙眼沿“被占用盲道”行走,碰撞障碍物后分享感触,引发学生共情,使他们切身理解了残障人士出行困境。

通过法律底线的普及、真实案例的警示、互动体验引发的共情,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普法教育课,以期将相关法律法规浸润孩子们的脑海与心灵深处,再由孩子们的守法理念影响到他们的家庭成员中去,乃至形成人人守法的家庭氛围,从而带动整个社区守法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党支部持续通过“送法进学校”活动,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可感知、可操作的安全技能,以学生作为家庭小小主人翁,将法治理念辐射家庭,以家庭作为基层细胞反哺社会,形成“教育、实践、反馈”的治理链条。

下一步,执法队将引导孩子们与家庭成员签署《家庭安全承诺书》,承诺不“飞线充电”、不占用无障碍设施,并拍摄上传至社区平台兑换普法宣传手册及宣传品,作为普法课堂的延伸教育和实践行动,进一步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基层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安全祥和的“临汾样本”

记者:陈天艺

资料、图片:临汾路街道

编辑:徐悦琳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