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省去奔波苦,“移动救助”顾问把温暖送到家!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8-04 10:36:46

天山路街道在人户分离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打造“移动救助顾问点”,通过帮办上门、跨区协同,解决困难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以前光路上就要折腾小半天,现在你们上门来办,真是救了我的急!”58岁的张老伯看着天山路街道的社区救助顾问用平板电脑核对信息,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位右腿残疾、行动不便的老伯,终于不用再为每季度一次的低保复审犯愁了。


“张老伯,最近腿好些了吗?药还够吃吗?”救助顾问一边核对家庭收入、居住情况等信息,一边观察老人的居住环境:客厅收拾得干净整洁,墙角放着助行器,桌上摆着刚吃剩的简单午饭。这些细节让救助顾问对老人的实际生活状态有了更直观的掌握,也为后续精准帮扶打下了基础。


图为救助顾问为张老伯办理低保复审


不到半小时,复审手续全部办完。张老伯拉着救助顾问的手反复道谢。


原来,张老伯的户籍在街道新风居民区,他本人却在郊区居住多年。作为享受低保对象,张老伯每季度需到户籍所在地完成复审。可右腿的残疾让他上下楼、换乘公交、往返近两小时的路程,变得非常不便。


跨区服务的推出,得益于天山路街道社区救助顾问服务站“小强工作室”对常见和普遍诉求的重视,在人户分离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打造“移动救助顾问点”,制作“移动救助工具包”,推出“复审温馨提示单”和“五子登科速问单”,通过帮办上门、跨区协同,解决困难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服务间隙,救助顾问还特意找到属地社区的网格员,交流起张老伯的日常照料情况。“老人平时很少出门,我们每周会上门看看有没有需要代购的东西。”属地网格员的话,让两地社区对如何更好地协作帮扶张老伯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图为救助顾问为困难群众解读低保申请政策


这场跨越两区的上门服务,正是天山路街道“移动顾问站”的生动实践。把救助服务从窗口“移”到家门口,既解决了像张老伯这样特殊群体的奔波之苦,又通过实地走访掌握了真实情况,更打通了跨区协作的壁垒。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户分离困难群众,正像张老伯一样,在“移动救助”的服务中,感受到政策的温度与民生的关怀。

图片来源于天山路街道
撰稿:李婷婷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