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天短暂的凉爽过后,上海的气温再次攀升至35℃。然而,就在这样的高温下,仍有一群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就是社区厨房里的工作人员。他们身处灶台旁,与炉火相伴,挥洒汗水,却无怨无悔。为此记者走进小东门街道社区食堂——东小馆的厨房,与大厨们一同感受这份人间烟火的热情与汗水。
上午9点,记者还未踏入东小馆的厨房,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忙碌声响。走进厨房,有着十年厨房经验的詹师傅正和他的伙伴们身着整洁的工作服,头戴工作帽,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洗菜池前,师傅们将新鲜的蔬菜反复清洗,确保每一片叶子都干净无沙;案板旁,师傅们手持菜刀,动作娴熟地切配着食材,刀起刀落间,各种食材被切成均匀的形状;角落里,还有师傅在仔细检查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师傅们脸上布满汗珠,后背早已被汗水湿透,但他们顾不上擦拭,专注地投入到备菜工作中。“我们早上8点就到,从清点食材、卸货、到备菜,一刻也没停过,接下去要炒菜,一直要忙到晚上,一天身上要出几身汗了。”詹师傅边喝水边说。
上午10点,虽然用餐高峰还未到,但东小馆的后厨已经是炉火熊熊,锅铲翻飞,食材在大厨们的锅勺间,在高温下欢快地跳跃。尽管风机奋力工作,但后厨温度依旧高达50度。仅仅几分钟过去,记者已经汗流浃背,仿佛置身于一个“小桑拿房”中。
尽管环境炎热,詹师傅依旧与同事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穿梭于灶炉与案板间,洗锅、倒油、加入主料、再添上配菜。动作却丝毫不显紊乱,反而更加迅速精准。不一会儿,咸水鸡腿、冬瓜烧虾皮和西红柿炒鸡蛋的香气在东小馆弥漫开来……
“现在天热,我们特意调整了菜谱,做一些凉菜,以及清淡的当季菜,老人吃着舒服。”詹师傅乘着炒菜的间隙对记者说:“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七、八月份增加了绿豆汤的供应,每位来食堂的顾客都能喝上。”
10点半,东小馆里渐渐热闹起来。居民们排着队,有序地打饭、就餐。当他们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们做的菜味道好,又干净卫生,我们吃得放心、开心。”社区居民王叔叔,特地前来一下子打包了红烧大排、咸水鸡腿等五六个菜,“最近孙子放假在家,天热家里就不开火了。来买一次,一家人能吃两顿,方便、舒服。”
在附近工作的“白领”李先生也边吃,边竖起了大拇指:“社区食堂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这里的饭菜不仅美味可口,食品卫生也有保证,而且性价比还高。每天看到他们在高温下坚守岗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点赞。”
听到居民们的认可和赞扬,大厨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詹师傅介绍,东小厨才开业半年,已经受到了附近居民和企业白领的欢迎。目前,每天都要卖出250份饭菜。“居民们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再热再累也值得。”詹师傅说。
在炎炎夏日里,厨房烹饪实在让人难以忍受。然而正是众多的社区食堂后厨师傅们默默承受这份“水深火热”,才换来了社区居民们的清凉舒适和舌尖上的幸福完美交织。大厨们坚持与付出的背后,是对社区居民健康的承诺。更是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汗水传递温暖。
记者 / 邹嘉
编辑 / 刘韫文
图片 / 邹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谁懂这一口西餐的含金量
2. 南京路明天开启“进博狂欢”!全球爆款空降、天天抽豪礼、0元吃遍20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