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区长做客2025夏令热线:借百姓慧眼发现管理漏洞、同类问题要举一反三……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8-01 20:51:46

8月1日上午,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强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2025夏令热线·区长访谈”栏目。从长者食堂、电梯维保等群众“身边事”,到区域交界管理、交通网络升级等城市发展“关键题”,在2个小时的直播时间里,吴强与主持人一同接听来自前方记者和市民的电话,连线闵行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镇负责人,回应群众关切,直击民生痛点。

政府部门跨前一步
“要把事情办得更好、更细致”

闵行区地处上海腹地,与7个区交界。“这面墙位于闵行与青浦的分界线,我身后是闵行华漕镇赵家村的农用地,而围墙西侧是青浦华新镇华益村的村民自住房,不到十米的范围内有六七户村民居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记者王佐宇身后,围墙出现明显破损,有村民选择破墙而入,放置养鸡养鸭的笼子和木板。

赵家村党总支书记朱锋表示,7月20日接到投诉电话后,已要求相关村民在两天内清理堆放的杂物,并修缮处理破损的围墙,但粉刷墙面过程中遭到了部分华益村村民的反对,进展较为缓慢。

“实际上两区交界处不需要搭建构筑物。”华漕镇城建中心主任李峰现场回应,将会主动联系华新镇相关部门,梳理两村之间的边界问题,对边界存在的乱象进行整治。

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前几天正值防台防汛,围墙结构是否安全、是否会影响两边老百姓的出行,这些都要放在首位。”吴强说,两区交界容易产生管理盲区,一定要去现场核实情况,“相关部门要主动跨前一步,处理好、协调好与周边区域的管理工作,充分考虑区域环境的整洁和对周边百姓的影响”。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发生的大小事同样考验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家住东华美路的吴先生打来电话反映,社区长者食堂外卖的米饭比较干硬,家中80岁的父母难以咀嚼,向食堂多次反馈未得到解决。

新虹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傅彧坦言,作为老旧小区,华美片区的为老服务配套设施一直是痛点。“今年上半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刚投入试运行,在一楼设置了长者食堂。”傅彧表示,目前街道所有社区食堂都有相应的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由街道老龄办、食安办、食堂管理方、居民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定期收集问题并对食堂进行测评考核。“我们还收到过毛豆太硬、青菜秆太长等反馈,考虑到大多数老人的牙口,我们都会及时调整。”傅彧说,会将吴先生的诉求及时与食堂沟通。

截至目前,闵行区共有社区(长者)食堂46家。“虽然吃饭问题一直是众口难调,但长者食堂的设立本身就在于服务老人,在做好基本保障服务的同时,要把事情办得更好、更细致,对特殊需求及时沟通。”吴强进一步提出,“要重点关注处在变化中的长者食堂,比如今年有哪些食堂换了地方、调整了供应商,老人对环境和菜品的变化比较敏感,我们要在日常运营管理中要更多地考虑到居民的感受

“老百姓看到的比我们多”

借百姓慧眼发现管理漏洞

在闵行的东南部,黄浦江在此直角转弯,带来了独特的美景。在浦江第一湾公园散步的过程中,魏先生却发现了景观河的变化:“公园刚建好的时候种了很多芦苇和蒲草,几年下来已经覆盖近一万平方米。但是现在河里寸草不生。”对此,他怀疑承包管理方用了除草剂。

吴泾镇副镇长石建浩表示,经初步了解,河道水生植物的爆发式增长影响了水体水质和河道景观,管理公司定期组织人工收割,目前没有发现使用除草剂的情况。“由于除草效果不佳,一般不会对水生植物使用除草剂。”区绿化园林管理所所长吴凌峰回应:“对生长过密的水生植物进行抽稀是一种常见的养护手段,目的是防止植物腐败影响水体。”

“我建议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前往现场看看情况。”吴强表示要始终明确各方责任,紫竹园区管理方要对其委托的现场管理实施方加强日常监管,相关部门对该区域的管理养护方式进行专业指导和监督有些地方要保持自然的野趣。“老百姓就生活在周边,他们日常看到的东西比我们更多。我们应该多用好百姓的眼睛,去发现更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盲区” 吴强说。

治理的薄弱环节也可能出现在小区的日常管理中。住在七宝镇水清年华花园的倪先生来电反馈:“住户无法在小区地下车库安装个人充电桩,物业的反馈是小区电容不足。”此外,地库的信号覆盖也存在问题,“业主一下到地库就会失联”。

“经过了解,存在地下车库信号不佳的情况,可能与安装设备的频率有关。我们已经与宝静置业和物业服务公司沟通,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进行电信信号的覆盖。”区房管局副局长唐祎表示。

202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这说明我们还有一部分工作没有做到位,不能回避问题。”吴强说,“该小区既存在信号覆盖的问题,也有充电桩的问题,房管局、数据局和物业管理公司、房产开发企业要把这些问题都理理顺,一并予以解决。”

不能“脚踩西瓜皮”

同类问题举一反三

近几年,闵行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市民停车难问题凸显。为缓解停车难,闵行相关部门在部分道路上施划了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停车难问题。然而,马路施划停车位,市民有喜也有忧。

市民张先生来电反映,灯辉支路南侧、灯辉路南侧长期存在机动车违停现象,影响其他车辆及非机动车正常通行,容易引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对此,颛桥镇副镇长马明表示,因周边小区停车难,利用该道路进行了一定的停车疏导和疏解

闵行公安交管支队勤务路设大队大队长张晓伟称,针对此情况前期已开展疏导工作,一方面周边划设有部分停车位,另一方面也在加强管理、疏导及执法。考虑到小区停车的刚性需求,后续会协调街镇和交通委查看周边是否有条件开辟临时停车位,以缓解供需矛盾

吴强则表示,初步判断该情况实为解决周边小区夜间停车问题的临时安排,他要求交警支队和属地镇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在资源共享解决居民日常停车问题的基础上,优化方案,避免影响正常通行,研究早晚高峰错峰处理方式,进一步做好各类矛盾的平衡解决工作。

有网友在节目中说,这应该是协商过的,为了解决一部分人的停车矛盾。但也有网友说,是不是可能更细化一下,比方说规定一个停车时间,可能需要精细化管理,制定出相应政策。

闵行处于快速发展期,工程建设遍地开花,很多道路都在做提升改造。多数市民表示理解支持,但很多市民觉得“阵痛期”很难熬。

S4高架主线已于6月通车,接下来主要推进东西向六条地面道路的贯通和完善工程,莘朱路是其中之一,目前正开展莘朱路跨行桥的拆除工作。有市民来电反映,莘朱路桥拆除期间开辟的地面道路路况较差,路面凹凸不平且存在大量灰尘。

闵行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淑均实地探访发现,该路段人流量大,不良路况易导致通行受阻,灰尘问题还对行人健康和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是临时通行路段,且过往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密集,进一步加剧了路面损坏和扬尘问题。

区交通委副主任张光耀表示,莘朱路跨行桥拆除工作预计工期1.5到2个月,8月底将完成莘朱路老跨线拆除。施工期间已辟出临时通道供东西两侧市民通行。接下来道路施工会分步骤实施,先拆除南侧老桥,施工北半幅,保留南半幅供市民通行。区城投公司副总经理陈磊进一步表示,施工方和属地已到现场查看,保证三天内完成清理。

吴强坦言,当前区内大量建设工作确实给市民日常生活出行带来不便。但项目启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因工程包含主体、配套、临时等不同类型,需实现各工程间的有效衔接,不能“脚踩西瓜皮,做到哪算到哪”。

“一旦实施,就要在不扰民、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推进,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包括交通指挥、保障交通便捷、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以及做好周边环境的扬尘、垃圾堆放等管理。吴强要求交通委、城投公司梳理该案例,对同类案例举一反三。

在两小时的节目中,共接听11个市民来电。吴强感谢每一位市民通过来电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并第一时间与职能部门、属地街镇连线了解具体情况。他强调:“相关部门要针对个案实地核查,明确问题性质,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切实履行职责,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记者:陈奕宁 毛海萍
初审:方佳璐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