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开启 “蒸笼模式”,出门 5 分钟流汗 2 小时成了常态。但你知道吗?比高温更可怕的是它 ——热射病!
前几天 #男子户外工作中暑去世# 的新闻冲上热搜,医生诊断正是热射病。这个听起来有点陌生的词,其实是中暑的 “终极形态”,一旦发作,黄金抢救时间只有 30 分钟,死亡率最高能达到 60%!今天就手把手教你避开这个 “隐形杀手”,全家安全过夏天~
简单说,热射病就是身体的 “降温系统” 彻底罢工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靠出汗、皮肤散热维持体温稳定。但当气温超 35℃、湿度飙过 60%,汗水根本蒸发不了,热量像焖在锅里一样在体内堆积。当核心体温冲破 40℃,全身细胞就会像被煮过一样开始 “变性”——
大脑被 “烤” 得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心脏疯狂跳(1 分钟 160 次 +),随时可能罢工
肾脏缺血到少尿甚至无尿
全身血液凝固功能紊乱,可能到处出血
更可怕的是,它可能从 “小不适” 突然恶化:有人上午还在说 “有点头晕”,中午就昏迷送医,下午就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
热射病发作前其实有征兆,但很多人会误以为是 “普通中暑”,硬生生错过最佳时机。记住这 3 个典型表现,一秒识别危险:
体温 “爆表”
摸额头、腋下烫得吓人,体温直奔 40℃以上(普通中暑一般不超过 38.5℃)。家里有体温计的赶紧测,没工具的用手背贴皮肤,明显比自己烫就危险了!
意识 “断线”
一开始可能胡言乱语、认不清人,接着突然嗜睡、昏迷,喊也喊不醒。这是大脑被高温 “灼伤” 的信号,千万别以为是 “累着了”!
皮肤 “反常”
和普通中暑 “大汗淋漓” 不同,热射病患者皮肤会又干又烫,甚至发红发皱。因为汗腺已经被高温 “烤坏”,连汗都出不来了!
如果身边人同时出现这 3 个信号,别犹豫,立刻按下面的步骤救他!
最佳方案:家里有浴缸的,放 15-20℃冷水(别用冰水!),把人除了头之外泡进去,头偏向一侧防呛水。
简易方案:没有浴缸就用冷水从头到脚浇,同时开风扇猛吹(加速水分蒸发散热)。
偷懒方案:冰袋(裹毛巾!)贴脖子、腋下、大腿根(这些地方血管多,降温最快),10 分钟换一次地方防冻伤。
如果人已经昏迷,赶紧把头偏向一边,用手指(缠上纱布)抠掉嘴里的呕吐物、痰液,不然可能堵死气道!要是发现没呼吸了,立刻做心肺复苏(按压胸口 + 人工呼吸),边做边喊人打 120。。
孩子跑起来就忘形,满头大汗也不说渴。其实他们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长好,比大人更容易中招。带娃出门要像 “唐僧念经”:每 20 分钟逼他喝口水(加少许盐的凉白开最好),玩 20 分钟就拉到树荫下歇 10 分钟。
万一孩子中招,降温时动作要轻:冰袋多裹几层毛巾(避免冻伤嫩皮肤),呕吐时先让他趴在你腿上拍背,吐完再侧躺,千万别慌手慌脚呛到他!
穿浅色系棉麻衣服(吸汗透气),戴宽檐帽遮太阳,裸露的皮肤涂防晒霜(避免晒伤影响散热)。
家里老人怕费电舍不得开空调?赶紧把温度调到 26℃!他们体温调节差,有时候中暑了自己都没感觉,要每天问有没有头晕、心慌.
热射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快处理,治愈率能提到 90% 以上。夏天出门别硬扛,身体发出 “不舒服” 的信号时,赶紧找地方凉快下来 —— 毕竟,活着才能享受冰镇西瓜和空调呀~
最后,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家人朋友,尤其是户外工作者、宝妈、家里有老人的,多一个人看到,可能就多救一条命。
图文:孙俊怡 孙汀
审核:孙汀
普陀区科普创新项目支持(项目编号 2024-KP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