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街头仰望一座大楼,或在夜间欣赏闪耀的霓虹灯时,你已经在认识和阅读Art Deco。Art Deco,这一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艺术风潮,承载着许多时代记忆。
作为Art Deco(装饰艺术)的重要实践地,上海留存有数量庞大且类型丰富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在街头巷尾的上海老建筑中,我们能够看到丰富的Art Deco风貌:垂直线条或带弧度的水平线;几何化的装饰,如放射状的光芒、三角形、螺旋形、阶梯形、锯齿形;建筑立面向上收缩的轮廓、阶梯状的上升;来自各类文化元素的装饰;明亮对比的色彩等等。这些设计贯穿建筑的所有细节,包括整体结构、外立面与室内空间,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展现着摩登都市的景观。
从商业大厦到影院舞厅,从公寓住宅到坊间浴室,Art Deco建筑分布于上海各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
“摩登篇章——近代上海的装饰艺术”已于6月10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5楼美术文献馆开展,以不同的生活视角呈现上海老建筑中的Art Deco,感兴趣的读者请不要错过。
在此,我们精选部分展品进行推介。
时髦的文艺生活——影院舞厅
大上海大戏院
《中国建筑》1934年第2卷第3期
《大上海大戏院设计经过》
“大上海大戏院是艺术最高峰的摩登影宫!”
这是1933年12月6日《申报》中的一则宣传语,同版刊登了由华盖事务所设计的大上海大戏院(现在的大上海电影院)建成营业的消息。除了设备、空间等硬件设施,报道专门对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大篇幅的介绍:“直线是活跃的渗入全部的图案中,在各处发现这明快的线条。在必要的部分,曲线也酌量的采用”“每一根线条里暗藏着明亮的灯光……”,室内的涂饰,色彩有淡绿、深绿、天蓝色、橘黄、淡紫红等,灯光、线条与色彩,组合成明快瑰丽的摩登戏院。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正面竖向排列的玻璃灯管,呈现标志性的夜间灯光效果。
///
大光明电影院
大上海大戏院位于西藏路上,相隔不远就能看到另一处耸立的灯塔,这是大光明电影院的鲜明标识。1933年6月,由邬达克设计重建的大光明电影院开始营业。建筑立面横竖线条与体块交错,外墙曲面弯折,玻璃灯柱光彩夺目,室内排列着优美的线条与几何图形装饰,楼梯扶手呈流线型向二楼延伸。简洁的设计展现出现代主义与装饰艺术风格的结合。
///
百乐门
载于《中国建筑》1934年第2卷第1期
“钢精栏,彩石柱,灯条相映光浑布”
1932年竣工的百乐门得到时人这样的描述。相较于前面介绍的影戏院,百乐门呈现的是另一种建筑结构,它的立面向上收进,耸立的圆柱形灯塔位于中央,分段式的垂直霓虹灯饰带光芒四射,外观及室内设计均呈现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百乐门坐落在愚园路、万航渡路的十字路口处,往来车辆行人如织,今天我们路过这里,仍然能发出1934年游人的感慨:“灯塔耸,玻璃闪烁明,夕阳西下流水东,车如流水马如龙,争相角逐中。”
都市的风景线——摩天大楼
上海外滩和沙逊大厦
1929年落成的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至今仍是外滩令人瞩目的亮点,众多的历史要闻、影视与文学记忆汇集于此。这是上海第一幢真正意义上的装饰艺术风格大楼,它标志性的绿色金字塔铜顶、向上收缩的轮廓线,丰富的几何形装饰与竖向线条的墙面处理,均展现出装饰艺术的特征。
///
中国银行大楼
与沙逊大厦相邻的中国银行大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唯一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它体现出Art Deco与中国古典元素的结合,建筑立面以垂直线为主,墙面上排列着中式漏窗,巨大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与檐下斗拱展现着中国古建筑之美。
///
上海大厦
1934年11月23日摄
上海四川路桥附近苏州河河道船只拥堵情景
照片摄于1934年,苏州河上往来的船只见证着岸边逐渐拔地而起的高楼,这是上海大厦,它的墙面简洁,没有过多装饰,依靠建筑本身的造型形成竖向分割的体块,顶部呈阶梯状层层退缩,如同线条搭建的风景。
弄堂里的生活片段——浴室回忆
丽水浴室
Art Deco风格不仅出现在高楼大厦或时髦影院中,更深入居民的生活空间,位于小南门外的丽水浴室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例。
浴室1936年建成营业,采用当时流行的Art Deco风格。建筑正面线条向上升起,突出块面上刻有竖向的“丽水浴室”四字,外墙使用米黄色的面砖,入口处木质大门结合铁艺装饰,正中嵌三角形,周边的线条如同光芒四射,穿插中式传统祥云纹样。入内可见流线型的铁制扶手,与楼梯一起向上旋转,贴面砖同样是米黄色,砖块间的缝隙形成延伸和转折的线条组合。这些设计与装饰是Art Deco风格的典型呈现。
在运营的数十年间,丽水浴室为居民留下了丰富的回忆。2024年9月,上海日报Qiao Shanghai工作室为丽水浴室拍摄的影片播出,反响热烈,许多市民分享了自己对丽水浴室的回忆,洗澡理发、喝茶聊天,有人说票价8分,有人说票价4角,不同时间的记忆细节讲述着建筑里经年累月的生活故事。
这些装饰艺术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和时代风貌。它们在岁月洗礼中依然熠熠生辉,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探访,感受这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底蕴。
更多展品请至本次展览现场解锁
Art Deco中的海派生活
Art Deco不仅是文化记忆,也是生活美学,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展览期间,系列相关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举办,备受读者欢迎。
系列活动回顾:
01
一个上海建筑的摩登故事
6月28日,“一个上海建筑的摩登故事——Qiao Shanghai《丽水浴室》交流会”在上海图书馆7楼开展。活动中,Qiao Shanghai负责人乔争月分享了记录建筑的幕后故事,讲述装饰艺术在建筑上如何与上海这座城市结缘,进而延伸为建筑历史与时代记忆的共鸣。Art Deco建筑不仅塑造了城市的风景,也是许多生活记忆的珍藏空间。
02
Art Deco珠宝风格的百年荣耀
7月12日,上海图书馆7楼举办了关于Art Deco珠宝的讲座。毛文女士与大家分享Art Deco风格珠宝的百年荣耀,以丰富的图文案例讲述装饰艺术在珠宝设计中的表现。在装饰艺术风格中,珠宝的设计以硬朗的直线和几何图案的规则排布与对称排布为主,材质上大胆使用鲜明颜色的撞色反差,白与黑,白与蓝,红和绿,吸人眼球。当下,Art Deco也被应用于珠宝设计中,受到人们的欢迎。
03
“几何花开”城市美育研学
7月23日,“几何花开”城市美育研学活动在展览现场进行,花木少年走进上海图书馆东馆美术文献馆,由馆员导赏,穿越百年摩登上海,溯源1925年Art Deco的兴起,解密海派艺术密码,发现装饰艺术如何融入生活设计。在美育研学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展开创意美术实践,亲手绘制“我心中的花木街区”。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图文来源:历史文献中心
图文编辑:曹联瑢
审稿:夏磊 赵翰露
签发:林峻
点此查看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开放时间
具体区域开放时间详见下表
(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公告)
点此查看
上海图书馆东馆开放时间
具体区域开放时间详见下表
(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公告)
点此查看
徐家汇藏书楼开放时间
一楼展厅暂停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二楼阅览室照常开放(周一至周六:9:00-17:00 法定假日另行公告))
预约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上海图书馆微信公号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预约服务
预约系统操作指南
1、进入小程序以后,请点击首页右下角“我的”前往登录,使用手机号或读者证号登录,没有读者证的读者可注册进入;
2、各类展览讲座等活动,读者请通过“上海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点击“活动预约”报名参加。
3、选择东馆参观导览的读者,请点击“参观预约”;需要使用东馆三楼阅读广场座位的读者,请点击“座位预约”。所有活动需凭预约码参与,点击首页“我的预约”即可查看预约码。所有展览及展示无需单独预约,入馆即可参观。
东馆预约注意事项
1、如需取消预约,“活动预约”请在活动开始前4小时取消;“参观预约”“座位预约”可在预约过期前随时在“我的预约”中取消。
2、“活动预约”请在活动场地内找到签到馆员进行手机扫码签到;“座位预约”请至东馆三楼预约好的座位上扫码签到;预约开始时间的前后30分钟可以签到。
3、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签到的会记录一次违约,满违约三次记录的将在30天内无法使用预约系统。
4、未成年人读者如需使用“活动预约”、“参观预约”和“座位预约”,需要单独预约。
电话咨询
021-64455555
东馆咨询:转81037分机
淮海路馆咨询:转62000分机
徐家汇藏书楼咨询;转66808/66803分机
入馆须知
1、入馆读者请按指示牌或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遵守馆内秩序。在馆期间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聚集;
2、谢绝读者携带各类食品和有色饮料入馆。
点击图片查看淮海路馆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