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0 日晚,被誉为 “亚洲指挥三杰” 之一的传奇巨匠祖宾・梅塔,以九旬高龄再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舞台。他率拥有近百年历史、曾获格莱美奖等诸多奖项的 “亲兵”—— 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点亮恢弘交响之夜。
“看一场,少一场!” 当晚,尽管风雨交加,但丝毫阻挡不了观众来到东艺,见证大师延续传奇的热情。当梅塔 “爷爷” 坐着轮椅,被推上乐池中央,全场掌声雷动。他拄着拐杖,站起向观众致意,台下欢呼声四起。时隔 5 个月,古典音乐爱好者王赟第二次在现场观赏祖宾・梅塔的演出,他感慨道:“在场外疾风骤雨的东艺之夜,轮椅上的梅塔大师以惊人意志力完成全场音乐会指挥,令人无比敬仰!”
从 1994 年首访上海至今,梅塔与这座城市已结下跨越 30 多年的深厚情缘。他的伯父曾在上海一家棉纺厂担任经理,他的侄子在中国出生,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上世纪 30 年代,他的祖母就曾到过中国,因此家中有许多中国风十足的纪念品,让年幼的他印象尤为深刻。过去 30 多年中,梅塔频频率领以色列爱乐、维也纳爱乐、意大利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访沪,也见证了上海演出场馆的变迁。
1994 年的上海市政府礼堂,成为梅塔与上海初遇的见证。在临时改造的后台办公室作为休息室,舞台上方加挂反声板,乐池被填平以扩大舞台面积的简陋条件下,梅塔与小提琴家帕尔曼完成了历史性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帕尔曼那句著名的评价被梅塔默许:“你们上海有世界上最好的听众,但剧场设施方面也需要提升!”
很快,上海建成多个国际一流场馆,中国整个演出环境的巨大变化令梅塔惊讶。2007 年底,一个意外的 “暗访” 开启了东艺与梅塔的情缘。梅塔正率以色列爱乐乐团第三次访沪,在未公开行程的情况下突访开业不久的东艺,通过拍手、叫喊等方式测试音乐厅声学效果。离场时他郑重承诺:“东方艺术中心有一座很具水准的音乐厅…… 我一定要在这里指挥。”
两年后,这一诺言兑现。2009 年 9 月 27 日,祖宾・梅塔携手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次登台东艺。这场演出也创造了历史 —— 当时东艺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接柏林爱乐与维也纳爱乐的剧院。梅塔还亲笔题词:“我为上海长年拥有每年观众达十万人次的音乐普及品牌演出而赞叹!”
2009年祖宾・梅塔与维也纳爱乐首次登台东艺
梅塔对东艺的认可更体现在 2010 年的一次坚持。当时以色列爱乐乐团亚洲巡演原计划未包含上海站,梅塔主动要求:“为什么没有上海?这座城市举办世博会,我们去了东京、首尔,没有理由不去上海。”2010 年 10 月,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演出,梅塔率以色列爱乐在东艺举办了两场不同曲目的音乐会。
2015 年,已在东艺、上海大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等场馆多次演出的梅塔,在谈到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时,用了 “嫉妒” 两个字:“中国现在有那么多优秀的音乐厅和音乐家,这让我很是嫉妒!现在世界乐坛不仅有像郎朗这样的独奏家,在不少一流乐团里,你都可以看到许多中国年轻人在担当着乐团首席这样重要的职务!”
2025 年 7 月,东艺迎来 20 岁生日。7 月 30 日这场在东艺的音乐会,被赋予了不一般的意义。5 个月前,梅塔刚刚在苏州吴江进行演出,回欧洲后旋即病倒并取消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因此,此次在东艺的音乐会就变得尤为珍贵。
上半场,观众聆听到威尔第三部经典之作《西西里晚祷》序曲、《阿依达》芭蕾舞曲、《命运之力》序曲,尽显 “歌剧之王” 歌唱性与戏剧性交织的不朽灵魂;下半场,欣赏到柴科夫斯基《E 小调第五交响曲》。早在 1970 年代,祖宾・梅塔就曾执棒灌录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数十年职业生涯中更多次演绎 “柴五”。音乐会现场,他再次展现大师级指挥技艺,以老柴标志性的宽广而优美的旋律,带领观众感受命运的抗争和胜利的凯旋。
与此同时,本场演出也将为东艺全新开启的 20 周年系列演出奏响序曲。紧随其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库伦齐斯与音乐永恒等世界顶尖乐团都将接档,续写廿年华章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