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体验AI创作、感受AI陪练……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成果展揭幕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7-30 18:06:23


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的碰撞,将带来怎样的思想火花?日前,“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成果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揭幕。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校研究机构近200项成果,内容包括探讨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学术著作、研究报告,通过多媒体演示和交互操作体验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社科大模型、可视化成果等等。


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之一,莫过于那些能让人亲身体验的AI应用。现场展出的4个交互体验项目,生动展现了AI与社科结合后的广阔应用前景:


——新闻生产的“AI编辑部”:复旦大学“复数智能(AI4DJ)”作为全国首个为数据新闻创作而生的多智能体协作平台,模拟专业新闻生产流程,利用AI智能体完成从数据收集、核查、分析到可视化撰稿的全链条,不仅服务于新闻实践,也赋能数据新闻的教育教学。


——文学作品的“创作伙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上海市作家协会、新华传媒·新华连锁推出的“灵咔灵咔”创意写作智能体,是国内首个创意写作智能体,其技术基础源自国内首部AI生成百万字长篇小说《天命使徒》。该平台优化了生成步骤与提示词交互界面,让用户直观体验智能化创作流程。



——家庭教育的“AI训练师”: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推出的“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整合了情境诊断、微课学习、认知评估与智能陪练四大模块。家长可在模拟对话中与“AI娃”演练亲子沟通难题,并即时获得基于专家知识的精准指导。


——儿童体育的“虚拟教练”: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的《平衡挑战》是一款基于Kinect开发,针对10-13岁儿童的体感交互产品。通过趣味互动提升平衡训练兴趣,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增强平衡能力,为高强度运动打下基础。


开展当天,展览就吸引了众多观众,许多小朋友对体验区的各种AI应用充满好奇、跃跃欲试。可以看到,AI让社科研究的价值变得更加可感可知。


上海社科中心党总支书记徐婷婷介绍,“近期我们调研多所高校发现,上海社会科学界在应用AI赋能研究方面,不仅涵盖传统的法律规制、伦理探讨等理论层面,更延伸至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等前沿实践领域。”


据了解,上海社会科学馆位于上海图书馆东馆6楼,已开辟400平方米的“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成果专区,作为常设展览长期向公众开放。未来将汇集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