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区委副书记、区长赵亮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做客《夏令热线》栏目。赵亮与主持人海波共同接听市民来电与前方记者反馈,聚焦民生关切,现场推进解决。
聚焦“急难愁盼”
直击社区适老改造需求
直播中,东广记者连线反映,普陀区东沙小区地面至楼栋一层需要经过11级台阶,却缺少无障碍设施,给老年人出行带来重重阻碍与安全隐患。市民李先生佐证了这一情况并表示,小区内老年人比例较高,曾看到有人因此摔倒,希望通过更新改造等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据区房管局与属地长寿路街道介绍,建造于90年代的东沙小区是含早期商品房的混合型小区,此次反馈的多层台阶问题共有2栋存在。小区目前正在逐步调研推进综合修缮相关工作,将认真收集归纳百姓诉求,通过专业机构开展可行性评估,着力解决急难愁盼。
赵亮在直播中强调,要广泛听取居民建议,结合小区居民的结构与需求,因地制宜地推进无障碍改造,将项目纳入到小区综合修缮中一并考量,探索提炼民生工作法,切实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普陀一直以来都是居住大区、人口大区,面对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此类加设便民设施、实施小区更新的需求愈发凸显。市民张女士同样来电,建议对岚皋路桥加装电梯等无障碍设施。“我们将梳理归纳同类型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研究规划、加紧落实推进。”赵亮回应道。
回应“绿色期盼”
公园提升迈向全天候开放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公园通过破除空间隔断、突破时间界限,实现了全天候开放。记者实地探访长风公园却发现,公园目前开放时间为6:00-21:00,且外围区域大多被围墙、栅栏阻断。不少市民期盼公园能结合正在实施的分期改造工程完成围墙拆除,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
长风公园是否能破除围墙实现24小时开放?区绿容局介绍,长风公园改造计划于2026年底完工,居民反映的这一诉求,早在此次改造设计之初就已纳入考量,后续将整体提升公园景观容貌,通过拆除现状围墙,达到城市与公园相互交融。公园管理方也表示,将结合全天候开放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完善夜间管理、丰富游园体验。
在听取各方讨论后,赵亮指出,长风公园距今已有66年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普陀人的美好记忆。做好长风公园的改造建设是我们的使命与任务,普陀区将用好“六步工作法”,继续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公园南北两区的更新改造,向着24小时的开放公园目标努力,尽早为市民朋友们呈现一个全新的长风公园。相关部门与公园管理方也要进一步出台游园导则,增加服务设施,满足市民们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日益多元的美好需求。
强化“监管护航”
规范保障消费权益
市民梁先生来电反映,此前,他通过普陀企业必有回响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千岛平台购买了盲盒玩具,因属闲置交易在退款时遭到了阻碍。他认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起到良好的督导作用,使消费者投诉草草了事。
“监管、指导、服务。”赵亮直击这一问题中的关键。他叮嘱相关部门要继续跟进了解,做好平台与消费者间的衔接工作。“新消费与二次元经济在普陀有很强的活力,我们也要相对应的做好监管,指导企业规范发展。”
长风市场监管所回应,后续将针对当前比较火的二手闲置、盲盒交易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监管指导,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整场直播中,赵亮高效接听了十余个热线电话,问题还包括工程建设、油烟扰民、劳动纠纷等各方面。“今天有很多很好的案例,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了启发和思路。希望通过解决一件事,能够倒推一类事,最后还能形成相应的制度与规范。”赵亮说道,“我们会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扎实、更有温度,感谢所有的市民朋友对普陀工作的监督和鞭策。”
记者、摄影:钱佳莹
编辑:王雨思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区领导带队检查台风“竹节草”防御工作
区领导走访慰问驻沪、驻区部队官兵
台风预警升级为黄色!请注意防范!
台风“竹节草”对上海风雨影响逐步加大,区领导调度部署防汛防台工作
“竹节草”路径有微调!风雨即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