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还原:82岁的李阿婆(化名)因丈夫早年去世,她按照农村习俗,轮流在两个儿子家中居住养老。然而,这样的生活并不顺遂。大儿子长期对母亲恶语相向,甚至在她生病需要休养时,仍坚持要求她按时搬离。2023年,李阿婆刚搬进大儿子家两个月,就因生活琐事发生口角被无情赶出家门,无奈之下,她只能暂住小儿子家中。
李阿婆原先仅靠农保收入及零星劳动勉强维持生活。如今年事已高,无力劳作,连看病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甚至还被大儿子无情赶走。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后,李阿婆在孙女小芳的陪同下,向青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援助过程:青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接案后第一时间为其指派援助律师,援助律师马上前往李阿婆家中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发现她生活条件简陋,整日忧心忡忡,担心自己老无所依。援助律师耐心向李阿婆介绍《民法典》中关于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法条,安抚她的情绪,在得到李阿婆授权同意后,第一时间帮助她向青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阿婆两个儿子共同承担过去20年以及今后每个月给李阿婆的赡养费。
最终结果:法院立案后,援助律师第一时间联系了李阿婆两位儿子,向他们详细阐述了需要承担的赡养义务和法律责任。大儿子在听完律师的释法讲理后,思想上得到很大提升,态度上发生明显转变,主动示好,随即将李阿婆接回家中居住,希望母亲能够撤诉。援助律师在认真征求李阿婆意愿,了解她想跟儿子和好的心愿后,主动为母子三人搭建平台进行和解。援助律师再次对李阿婆两个儿子进行普法教育,明确告知他们依法应承担的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为了保证之前的情形不再重演,在援助律师的见证下,三方就李阿婆今后的赡养保障、经济保障、居住保障达成了和解协议。最终,李阿婆撤诉,母子关系得以修复。事后,李阿婆及家人向援助律师赠送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社会意义:本案中,青浦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援助律师通过自身专业能力成功帮助一位八旬老人保障了其赡养权益。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价值,特别是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法援中心和援助律师既保障了老年人基本权利,体现了法治公平,也缓解了家庭矛盾,促进了家庭和谐。同时,通过具体案件的处理、形成案例进行宣传,成功向社会传递“老年人权益受法律保护”的信号,更好引导公众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推动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资料:区法律援助中心
编辑:朱人杰、杨乐迪(实习)
责任编辑:孙晨(首席)
终审:贾彦秋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