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不只是看电影!老牌电影院里的“硬核”反诈体验课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28 19:21:23

在杨浦区,老建筑的“焕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服务功能的迭代升级。近日,作为无数杨浦人集体记忆的四平电影院,在华丽转身为“15分钟生活圈”内的文化新地标后,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影主题沙龙。这场由杭州银行本溪路支行携手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精心策划的“最美厅堂”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筑牢反诈防线,共享金融安全”,上演了一场新颖的“警民联动”反诈大戏,将金融安全的课堂,巧妙地“搬”进了居民最熟悉、最亲切的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反诈宣传新路径。

01

从“银行柜台”到“电影主场”,

反诈联盟的“破圈”新尝试

“叔叔阿姨,如果接到开头带‘+86’的电话,说是公安局的,您是接还是不接?”7月25日下午,在四平电影院的影厅里,一场特殊的“映前互动”正在热烈进行。台上的反诈民警话音刚落,台下的几十位“银发族”观众便纷纷举手,气氛活跃得像一场知识竞赛。

这里是杭州银行本溪路支行举办的反诈主题沙龙现场。老影院的怀旧气息与反诈宣传的严肃主题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没有生硬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案例剖析、趣味问答和电影沉浸式体验。

“今天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被害人通过网恋,被骗了950万……”反诈民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下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剧本”:从冒充“公检法”的恐吓,到“稳赚不赔”的投资理财诱惑;从“微信百万保障下月收费”的假消息,到“网络兼职刷单”的真陷阱。骗子们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闭塞、渴望情感关怀等弱点,步步为营,让人防不胜防。

“这些骗术听着离谱,但很多时候,骗子比你还有耐心,比你还懂你的‘需求’,”民警提醒道,“他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你转账。所以,守住自己的钱袋子,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当前,各类反诈宣传铺天盖地,从社区横幅到手机短信,为何仍有人屡屡被骗?杭州银行本溪路支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传统的厅堂教育模式,客户往往是办完业务就匆匆离开,宣传效果有限。我们一直在想,怎样才能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次,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刚刚焕新不久的四平电影院。

“这里是周边居民的‘15分钟生活圈’核心区,是大家闲暇时最爱来的地方之一。”杭州银行活动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居民熟悉且信赖的文化载体,打造一个‘反诈联盟’。银行提供金融专业知识和客户基础,公安提供权威案例和专业指导,电影院则提供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三方联动,让反诈宣传‘破圈’,从单一的金融场景,融入居民的文化生活场景。”

这正是杭州银行“最美厅堂”服务理念的延伸——服务不止于厅堂之内,更在于社区的每个角落。通过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将金融服务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把安全感送到居民身边。

02

听完讲座,我心里更有谱了

“这个活动办得太好了,很真实,很受用!”家住附近的王阿姨是杭州银行的老客户,她一边兴致勃勃地参与问答,一边对记者说,“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警官的介绍,才知道骗子手段这么多,真是吓一跳。”

另一位朱先生则深有感触:“我平时去杭州银行办业务,工作人员就经常提醒我,不要乱点短信链接。今天听了这么多案例,特别是那个二维码不能随便给人看的提醒,让我更加强了这方面的意识。现在心里更有谱了,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和钱袋子。”

一场讲座,一部电影,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在《猎狐行动》的光影交错中,居民们对跨境追逃的艰辛和金融犯罪的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可以说,这场在老电影院里举办的反诈沙龙,是杨浦区在社会治理创新上的一个生动缩影。它跳出了“就反诈而反诈”的传统模式,通过“警民联动”,巧妙地将金融安全教育融入“15分钟生活圈”的文化服务中,探索出一种更具人情味、更富实效性的新路径。这不仅是守护老年人“养老钱”的一次成功实践,更为构建全民反诈的社会共治格局,提供了宝贵的“杨浦经验”。

文字 | 沈莹

图片 | 沈莹

编辑 | 陈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