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一纸档案间,共读228街坊的70年光阴……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27 09:17:21

“这张照片呈现的是5户合用的厨房,这张是10户合用的厕所。如今,它们已经不在,这里曾经的居民们迎来了新生活……”

近日,在长白228街坊党群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时光故事会”上演“读档学史 我来说”系列活动之“城市更新 档案见证 对话长白228街坊”活动,以黑白老照片、历史见证者等为媒介,回望长白228街坊这座曾经的上海“二万户”工人新村的前世今生。

一纸档案

从“工人大喜事”到“社区新生态”

现场,《上海城市更新新生态——长白新村的蝶变》短视频,将观众带入跨越70年的城市记忆长河。

“1952年的《新闻日报》称这是‘上海工人的大喜事’。那时候,‘二万户’房子就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活动中,杨浦区档案局(馆)带来思政课《档案记载228街坊的前世今生》,一边展示丰富的史料图片,一边为观众生动讲述了228街坊的建设与改造历程

从70多年前报纸上振奋人心的报道,到建造初外国友人造访的老照片,从多年前长白新村门口的一爿烟纸店,再到2016年整体协商征收启动时的红线图……档案留存着228街坊的历史渊源,也留住了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数不尽的记忆

如今,228街坊已然旧貌换新颜。这里的“二万户”建筑以“有机更新”模式保留了下来,成为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二万户”历史风貌住宅。它保留了原本的新村建筑,展现了工人新村的空间原貌和生活场景,也引入了社区长者食堂、饭店、商超、健身房、创业空间等配套设施,成为周边居民“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城市人民建’,在读档中我们看到,‘228街坊’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住宅建设的重大项目,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如今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写照。”杨浦区档案局(馆)工作人员介绍。

106天奇迹

见证档案里的基层治理密码

现场,长白新村街道长白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芳、228街坊居民居阿姨、228街坊青年宣讲团成员袁婧、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彦伯、“老杨树宣讲汇”宣讲导师刘伦峰等多位与228街坊一路并肩走来的“坊友”齐聚一堂,以“长白新村的前世今生”为主题,展开论坛对话。

居阿姨印象最深的,是一张2016年居民自拍的“百家宴”照片。照片里,一户户人家在即将搬迁的老屋前支起圆桌,桌上摆满了美食,老人们举着酒杯,共同迎接着未来的新生。“搬走前,我们一直讨论,什么才最能表达我们的喜悦?是食物。”居阿姨动情回忆,“于是,我们主动提出,要在社区里再吃一顿‘团圆饭’。大家都来了,那一天很开心……”

随后,李芳从居民区党总支的角度,讲述了广大党员和群众如何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了“106天完成三个100%”的奇迹。袁婧分享了街道如何统筹谋划,整合各方力量,将228街坊建设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活力新空间。李彦伯从专业角度解读了长白新村的规划设计理念,分析了社区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留百姓“乡愁”。刘伦峰放眼杨浦全区发展,带来了关于“如何讲好新时代‘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奋斗故事”的分享。

论坛上还展示了多份档案——《上海市文教委委员会关于二万户工房子弟小学及幼儿园工作的报告》《上海市综合贸易公司所属长白新村安图路小吃部、延吉东路商场、食堂及图们路菜场建设工程图纸》。二者一份关注“未来”,一份夯实“当下”,展现了228街坊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放在建设规划的核心位置,全面覆盖了工人子弟教育、医疗、文娱、日常采买等方方面面。

这些影像与文字档案,恰如城市发展的年轮。在一份份档案中,人民城市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切实可干的实惠与温情。

论坛结束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向台上论坛参与者提问。“长白新村的更新与规划设计,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城市建设有哪些启示?”“在长白新村228街坊征收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现场交流互动气氛热烈,关于228街坊的记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更多鲜活的细节。

活化记忆

当档案走出库房融入生活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前,上海市档案馆和杨浦区档案馆已分别向228街坊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捐赠了一批与长白新村“二万户”有关的档案资料,希望用这些“旧档案”照亮“新时光”。不仅如此,去年11月,上海市档案局(馆)还与杨浦区档案局(馆)联合编纂出版《人民的城市——档案里的城市记忆(杨浦卷)》,从档案视角,呈现了杨浦人民城市建设的实践成果。

“档案的真正价值不是被锁在铁柜里。”杨浦区档案局(馆)工作人员表示,杨浦曾是一座工业老城区,杨浦滨江更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今光阴荏苒,这里实现了从杨树浦到杨“数”浦的转变,数字经济从这里腾飞。岁月更迭间,档案的记录让一切可知可感,让历史留痕,更赋予了百姓触摸城市变迁的可能。

70年前,228街坊的老建筑承载着“一人住新房,全家都光荣”的梦想;今天,它们诠释着“人民城市”的新内涵。从“小档案”中管窥“大时代”,一纸档案串起的不仅是长白新村的变迁史,更是一部城市与人民双向奔赴的温暖史诗。

文字丨汤顺佳 韩佳珉(实习生)

编辑丨吴百欣

部分图片由杨浦档案局(馆)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