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三农 > 文章详情

专家授课+现场观摩,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培训为上海农业现代化添动能

转自:上海三农 2025-07-22 22:36:44

今天(7月22日),正值大暑节气,水稻进入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光明农发长江农业前进六区田间,艳阳之下,一架消费级无人机迅速完成苗情采集,自动生成施肥处方并将作业指令发送至植保无人机机手账号。随即,两架T70植保无人机从田埂上飞起,平稳穿梭于稻田上空进行精准施肥。

为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携手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光明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举办水稻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现场观摩与培训活动。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自然资源部原副部长曹卫星,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峥嵘出席现场观摩活动。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田间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市区两级农技推广骨干和种植大户现代化种植管理能力,为加快推进水稻单产提升工程实施和智慧农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人才保障。

在观摩环节,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智慧稻作技术。据介绍,该技术将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应用于水稻生产管理全过程,建立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作业、智慧服务”为技术内涵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实现水稻生产作业从粗犷到精确、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数字稻田技术、稻情遥感监测技术、种肥水药智能决策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技术、智慧稻作管理平台等核心技术。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智慧稻作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水稻生产智慧管理以新型技术形式和应用载体,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提供引领性技术和示范模式。

本次培训还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智慧农业研究院教授刘小军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明璐等国内智慧农业领域专家,聚焦智慧稻作技术体系构建、无人机精准施肥技术应用、农业遥感监测技术实践等前沿课题,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参训人员更新知识体系、拓展技术视野、掌握智慧施肥实操技能。

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长江经济带的枢纽,在耕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下,肩负着保障特大型城市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责任。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持续恶化、资源环境约束不断收紧的双重压力下,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见效,已然成为新时代农技推广工作者必须肩负的时代重任和光荣使命。近年来,本市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智慧稻作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对照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仍存在短板,亟需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制度体系、凝聚发展合力,重点围绕现代耕作制度创新和数字农业转型两大关键领域,系统推进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加快传统经验型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农业转变,实现农业生产“三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标准化水平的整体跃升。同时以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全链条有机衔接,实现创新链、推广链、产业链一体贯通,将点上的成果扩展为面上的成效,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市各涉农区农技中心、光明农发集团、上实农业公司粮油技术骨干和部分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等9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文:曹佳慧

摄:杜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