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九零后的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在弄堂口总有的小裁缝铺吗?谁家的拉链、裤腿要改了,时髦的女士要量身订制电视里最时兴的花裙子……这些手作匠人总是能和变戏法似的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快,裁缝店渐渐少了。
其实在一些街边拐角,一部分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成为了都市里的一束微光,总是”照耀“在人们需要的地方。
这家开在绍兴路102弄弄口的周师傅裁缝店,在26年的时光里早就和街区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
小小的铺子门面不大却五脏俱全,总不缺“订单”。
即使是夏天,桌子上还是堆满了周围居民送来裁剪、修补的衣物,个子不高的周师傅忙前忙后熨衣服、剪边。
爷叔来取前一天修改的衣服,“修得哪能?”“侬修的当然没话讲了!”客户总是对周师傅的手艺赞赏有加。
铺子里挂满西服外套,周师傅小心翼翼地整理。
剪刀、卷尺和熨斗,周师傅用这些看着平凡的工具默默为周边居民修剪出最好看的服饰。酒香自然芬芳,甚至有外区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改衣服。周师傅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也是常有的事。
从门口望进去,周师母在彩色缤纷的线团和工具里踩着缝纫机,一次次用针尖编织着让人变美的戏法。
老弄堂口的裁缝铺,是坚守在城市里26年的灵魂“针脚”。
记者 / 周菲
编辑 / 孙冲 王云嘉(实习)
图片 / 周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今日大暑,“上蒸下煮”!您吃“伏面”还是喝“伏茶”?
2. 红色传承与活力锻炼交织,这个暑期成长营特别精彩丨文明一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