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
暑假的钟声已敲响
虹口学生的暑假是什么模样?
又会在哪些精彩里留下足迹?
暑假伊始,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刘海粟美术馆,组织15组亲子家庭,进行“鲁迅小道”行走课程探访。
以鲁迅在虹口的生活轨迹为主线,从景云里出发,参观左联会址纪念馆等多个点位,最后到内山纪念书局。活动通过讲解与观察,彰显“家、校、馆、社”协同育人特色。
探访中,大家不仅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红色建筑的风貌,还通过“小道”点位的专业讲解和自己的观察,深刻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革命精神。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之旅。”一位参加活动的家长如是说道。
上海市复兴实验中学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举办“时代强音”左翼文化主题音乐会,深入推进馆校合作,落实“五育并举”育人理念。
活动通过鼓乐、钢琴、古筝、琵琶、笙、二胡、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保卫黄河》《金蛇狂舞》《渔光曲》等红色经典,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提升艺术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此次活动将大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现德育与美育深度融合。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纪念馆平台,拓展育人空间,丰富暑期生活,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馆校协同,创新育人形式,推动“大思政”教育走深走实,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上海市继光初级中学组织学生代表走进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开展了一场禁毒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戒毒所警官图文并茂的视频、PPT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学生们了解了毒品的种类、特征、成瘾机制,以及毒品泛滥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
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毒品模型展示区和禁毒宣传海报长廊,还参观了戒毒所的功能室、戒毒人员生活区以及康复训练中心,通过VR设备体验了吸毒后人员的感受,通过警官带领的团队活动,体验了戒毒人员是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一位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言:“此次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课,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
暑假伊始,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的部分学生参加了为期6天的“科创同行、逐梦未来”同济大学2025年中学生科技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围绕非遗智造、环境科学、人文治理、未来智驾四大前沿领域展开。学生们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自主选择课程,通过倾听专家讲座、参与实践探索、开展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未来的城市运行、人工智能赋能、中学生科研等前沿话题,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
暑假期间,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部分学生干部与学生代表开启了一场以“探访历史遗迹、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南京研学之旅。
学校介绍,此行旨在探访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激励青年以青春之力担当时代重任。
三天的研学之旅,学生们走访东南大学,在这里感受“东方居里夫人”吴健雄走出东大、走向世界的求索之路;瞻仰了中山陵,感悟孙中山先生“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宏愿,也在心中点燃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理想火种;走进总统府,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曲折与进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天下为公”的含义;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家手捧白菊花,走过一面面印着触目惊心画面的照片墙,看着那些经历苦难的同胞的脸庞,更全面地了解了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也在心里铭记了这段过往。
脚下的每一步都连着历史与当下,这些亲身经历的瞬间,悄悄在学生心中刻下了独特的印记。
学生李炘奇说:“南京之行让我们把课本里的历史、理想、担当,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感受。这些触动,会跟着往后的脚步,慢慢成为长成前行的力量。”
学生郑蕴绮说:“这趟研学之旅,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先贤对话,与历史对话,也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十七岁的我们站在人生的门槛上,需要这样的时刻来丈量生命的重量。”
据悉,为让虹口学生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且有意义的暑假,区教育局联合区内多个部门,围绕红星筑梦(德)、智创未来(智)、青春破浪(体)、艺彩绽放(美)、文明润心(社会实践)五大主题,共同推出了170余项全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这些活动既覆盖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求,又精准呼应了孩子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从品德培育到智力开拓,从体魄锤炼到审美熏陶,再到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多元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假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舞台。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述学校
编辑: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