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对长海路街道351街坊祝家宅(剩余部分)的居民们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家住祝家宅8号的张先生一家早早走进征收办公室,签完协议,握住了征收专班工作人员的手,“谢谢你们,我们能过上新生活了!”
自今年上半年圆满完成浣纱浜、市二散居地地块房屋征收后,长海路街道351街坊祝家宅(剩余部分)地块启动房屋征收签约,首日即实现签约率100%。这标志着这个历经34年波折、先后5次征收未果的“硬骨头中的硬骨头”终于被成功攻克。
从“屡征屡挫”到“首日清零”,这场历时39天的征收攻坚战,不仅展现了“长海效率”,更成为杨浦区城市更新工作的又一“长海样本”。
一把尺子量到底
居民吃下“定心丸”
签约现场,征收办公室里人来人往。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居民们逐一完成签约手续。“政策透明、补偿到位,我们心里很踏实。连新房子都物色起来了……”有居民笑着说。
351街坊祝家宅(剩余部分)位于恒仁路嫩江路路口,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涉及祝家宅3号、4号、6号、8号,补偿对象共12产13户。地块内房屋最早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房屋结构较差、人员结构复杂,此前多次拆迁征收均未能完全成功。久而久之,该地块对市政道路贯通、区域城市更新带来难题。
这一次,居民们给予了信任。在这背后,是征收工作的全程公开透明。自6月12日启动征收以来,区规资局、区土储中心、区第一房屋征收事务所与长海路街道共同联动,坚持“阳光征收”原则,从补偿方案公告、评估机构确定,到补偿面积、人口认定公示,关键信息全部公开,并举办政策宣讲会,邀请人大代表、律师和媒体全程参与,全过程主动接受监督。“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承诺,让居民们吃下了“定心丸”。
“以前总担心‘早签吃亏’,这次政府把每一条政策都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心里有底了。”张先生高兴地说道。
问题“解决到户”
助力复杂矛盾一一化解
在房屋征收开展过程中,矛盾同样存在。不少家庭的复杂情况,让征收专班工作人员颇为揪心。
其中一户居民的情况尤为难解——该户父母已离世,唯一的儿子身患疾病,多间房屋被长期对外出租,房屋租金是其主要生活来源。由于多年以来的租金纠纷、押金返还等问题,房东与租户矛盾重重,成为影响该户签约的一大阻力。
面对这一难题,工作专班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措施,而是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多次组织房东与租户面对面协商,聚焦核心经济诉求开展耐心调解。经过不懈努力,双方最终签订了清退协议,明确了租金押金返还方案和租户搬离期限,为该户居民的顺利签约扫清了障碍。
多部门联动
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键”
34年波折、5次拆迁征收未果,351街坊祝家宅(剩余部分)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老大难”。
对此,该地块房屋征收工作一经启动,长海路街道迅速形成多部门合力,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多格合一基层治理资源,由街道管理办牵头,整合第三网格站人员力量,集聚派出所、市场所、城管、安监、居委的精兵强将,成立了工作专班。专班以全力以赴的决心,创新工作方法,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
一方面,街道将攻坚工作前置,提前“清顽疾”。针对地块内50多个租房户、3家商户和1家废品回收站,专班采取“疏堵结合”策略,多方联系沟通促进搬离,联合执法整治挤压无证经营空间,在签约首日之前全部就清退达成一致,租房户悉数完成搬离,商户和废品回收站均停业搬离中,实现“以清退促签约”。
另一方面,街道实现复盘预演“零时差”。专班始终坚持“问题不过夜”原则,每日汇总难点、预判风险、制定预案,在签约前进行全员全流程预演,确保政策解释精准、服务高效。
对于居民,街道坚持“建立信任是基石”,不仅全过程坚持“阳光征收”,政策、评估、补偿全公示,邀请第三方监督,还设立“签约后复核”通道,承诺对新增合法证据补足补偿,彻底消除居民顾虑。不仅如此,专班还多措并举,深入剖析利益关系,制作“负面清单”,一次次地为居民摆事实讲道理,针对关键阻力点集中突破,有效瓦解观望心态。
祝家宅地块房屋征收实现首日签约率100%,是杨浦回应百姓多年期盼、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破解城市更新难题的又一生动实践。这一突破不仅为351街坊的开发建设和环境提升按下了“加速键”,也为杨浦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长海路街道将会同区规资局、区土储中心、区第一房屋征收事务所全力做好搬迁安置等后续服务工作,确保居民平稳过渡,早日圆了“安居梦”。而祝家宅的居民期盼了多年的“新家”,也终于近在眼前……
文字 | 汤顺佳
图片 | 长海路街道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