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青浦 > 文章详情

“入伏”的仪式感,就在一碗浓醇的羊肉面里→

转自:绿色青浦 2025-07-21 07:53:10

“三伏一碗羊,寒湿无处藏!”百年谚语蕴藏着大智慧,中医说三伏天人体阳气外浮,脾胃易遭寒湿,而羊肉性温,正好驱寒祛湿,应了“冬病夏治”的理。入伏后,徐泾的各家羊肉馆就成了老饕们的“养生道场”。

徐泾地区羊肉做法以白切为主,很好地保留了羊肉的原汁原味,只需简单的葱花酱油,便能让食客品尝到羊肉的鲜嫩与醇厚。三伏天前后,食客们要上一份热气羊肉以及羊杂、毛豆籽、咸菜等下酒菜,倒上一杯白酒或者黄酒,或一碗羊汤面,三五好友围成一桌,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市井烟火图。

据徐泾镇京华路的龙凤羊肉店店主黄永桥介绍,这几天专程来赏味的食客明显多了起来。他家的羊肉烹制方式,选用整只1岁龄的白山羊投入祖传老卤,通过夜间慢炖保留肉质纤维,清晨拆骨时仍能保持肌理完整;Q弹的羊皮裹着嫩肉在齿间迸出鲜甜,蘸上葱花酱油的瞬间,鲜香像热浪般卷过味蕾。三伏时节,每天早上几乎客满,翻台率很高,即便是汗流浃背,许多人也是乐此不疲。经常光顾羊肉馆的附近居民沈先生笑呵呵地说:“三伏天吃羊肉是本地的传统(饮食)文化,等会在这里吃好,还要带一份羊肉面,家里人也喜欢吃。”

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场景,在徐泾地区的阿国羊肉店、金山羊肉馆、红旗羊肉馆等这些老字号同样被“复制”。在食客眼里,三伏吃羊肉不仅仅是感受美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最热的时节,用最“热烈”的方式体验入伏的仪式感。

记者:张俊杰

摄影:张俊杰

编辑:沈千慧

责任编辑:沈伟群(首席)

终审:张全权(首席)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