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公租房公司以“五心”管家式服务为引领,多措并举推动服务品质提升见行见效。通过走进重点客户听需求、走进标杆项目学经验、走进基层一线解难题,全面深化服务内涵,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彰显“五心”管家式服务的品牌价值。
租户诉求面对面,居住痛点精准解
上半年,公租房公司党政领导班子带队走访市口腔医院、杏花楼集团等5家重点租户单位,与租户代表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全面梳理租户在实际居住中的诉求与痛点。
对标先进拓思路,观摩学习促提升
党政领导班子携主管及以上部门负责人,先后参观地产集团城方公司、普陀公租房公司等4家运营单位6个标杆性项目,重点学习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和社区活动等方面的先进做法。
全员讨论凝共识,群策群力谋发展
聚焦优化内部管理与提升服务能效两大核心议题,组织全体党员职工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大家立足岗位职能,积极建言献策,累计提出有效建议68条,主要覆盖窗口服务、内部管理和物业管理等三大板块。
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公租房公司将优秀经验成果转化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运营机制,推动“五心”管家式服务效能升级,实现服务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优化接待流程,窗口服务赢好评
作为“五心”管家式服务的第一站——综合服务窗口,继去年“双轮候”机制取得实效后,今年进一步梳理流程,优化四项措施,让服务更精准、透明、高效:一是提升审批速度,审核时限由10个工作日压减至5日;二是升级服务通道,建立“线上+线下+电话”三通道服务机制,提供精准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导;三是落实专人专岗,处理办理案件的信息反馈;四是进度透明化,运用信息化手段自动推送审批进度短信。上半年保租房、公租房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实现“零差评”。
助力非传统社区治理,多元活动凝人心
从成功案例可见,优质的社区治理能有效提升项目吸引力和凝聚力。结合“五心”管家式服务打造“家”的温暖,公租房公司通过研究租住人群特点,在凤舞居、沁城居、中华苑三个集中管理项目上,依托属地居委街道和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等优质资源,搭建零距离家园小站和区级青年中心,为不同租户群体量身打造专属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10场,有为城市一线建设者们送上热腾腾的饺子,也有为青年人才送去微景观手作;有请医生专家免费坐诊,也有网红理发师打造靓丽造型;有邻里街坊的共同庆祝,也有陌生青年的交友聚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拉近租户与租户、租户与社区之间的距离,让新市民、青年人等更好融入本地社区,感受“家”的温暖。
引入智慧管理,以信息化促服务提升
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蕴含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内控管理平台作为“五心”管家式服务的核心数字化支撑,通过持续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平台针对窗口“好差评”工作流程进行深度优化,新增智能服务功能模块。一方面实现审核进度实时推送,通过系统自动发送短信,让申请者第一时间掌握办理状态;另一方面创新引入“AI智能客服”系统,在官网及小程序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在线服务,智能解答租户各类咨询问题。这些智能化升级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服务流程的全链条优化,让租户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有温度的服务体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心”服务落地生根
公租房公司针对集中反映的公共晾晒空间不足这一痛点开展专项排查。经实地调研论证,对具备改造条件的浦惠公寓率先启动“微更新”改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造方案,统筹考虑设计合理性、施工便利性和住户体验度,采取分时段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租户日常生活的影响。此次改造不仅翻新了原公共晾晒区,统一加装了防雨棚和可调节晾衣架,更同步实施门厅美化、店招更新、墙面刷新等品质提升工程,并贴心增设24小时智能贩卖机。改造后租户满意度直线提升,真正实现了“五心”管家式服务目标。
公租房公司将始终以提高城市一线工作者、青年人才等新市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把服务创新融入每一个非传统社区,践行“住有宜居”的时代使命,真正让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新市民群体在城市扎根成长、承载梦想、传递温暖的城市港湾。
来源:上海金外滩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