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当“法治卫士”遇见“种子密码”——吴家洼监狱这场联谊甜度超标!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7-17 08:03:39

在沪苏交界的盛夏时节,一场名为“相约美好”的青年联谊活动悄然启动。为切实解决青年民警“生活圈狭窄”“社交焦虑”等现实难题,吴家洼监狱党委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借力民盟大丰支部的资源优势,在沪苏盟员之家精心打造沉浸式联谊平台。活动旨在跨越行业壁垒,组织青年民警与教育、医疗领域的优秀人才,通过科普体验与协作互动,架设情感交流的桥梁,为警营青春注入温暖亮色。

破题:

从“陌生”到“熟悉”的温情转身

活动在轻快音乐中拉开序幕。监狱工会副主席乔然在致辞中道出初心:“我们的青年民警常是‘两点一线’的‘拼命三郎’。让他们在守护高墙的同时感受人间烟火的美好,是惠警工程的重要课题。”随着95后民警比例攀升,吴家洼监狱党委发现,传统“封闭式管理+周期性团建”模式已难以满足年轻民警对精神生活与社交深度的需求。民盟大丰支部作为汇集教育、医疗领域青年骨干的社会力量,恰好为此提供了优质跨界资源。双方以“种子培育”为隐喻,依托现代农业科普基地的自然场景,围绕“播种、破土、生长”的主题巧妙设计活动,有效消融了职业身份带来的拘谨感。

破冰:

当“法治卫士”遇见“种子密码”

在沪苏盟员之家的种子科普教育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科普”拉开序幕。青年民警们脱下执勤服换上便装,与白衣天使、青年教师们共同探寻现代农业的科技奥秘。在种子标本馆的玻璃幕墙前,民警王浩对“特殊育种舱”惊叹不已:“原来种子也需要‘适应训练’,这和我们监狱教育中的理念不谋而合!”民盟成员陈爱美老师则从专业视角解读:“无论是种子萌芽还是人格重塑,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与光照——就像今天我们创造的这场相遇。”

播种实践环节成为高效的“破冰”催化剂。民警操作智能播种器时,医务伙伴主动指导技巧;讨论土壤pH值调节时,民警们凭借执法工作中的严谨数据思维提出创新设想。播下的颗颗种子,既是农业实践,更象征着友谊与理解的萌芽。

升温:

从“才艺”到“星光”的深度交互

科普之外,系列趣味暖场游戏将气氛推向顶点。“看图猜成语识健康”考验知识储备与反应,“听曲猜歌名”引发阵阵欢声笑语。“自我介绍(游戏版)”以轻松方式帮助参与者结对分组,迅速拉近距离。“寻宝游戏”中,各小组密切协作,在书海中探寻记录“宝藏”,为后续环节预热。自由交流时,大家围坐分享感悟,情谊渐深。活动尾声的扫码进群,则为持续交流搭建了线上桥梁。

在这场卸下职业盔甲的互动中,参与者们发现:尽管岗位不同,但守护公平、传递温暖的初心何其相似。一位青年民警在朋友圈写道:“原来医生的手术刀和我们的执法记录仪,都是照进黑暗的光。”

沉淀:组织关爱滋养“幸福增量”

活动尾声的“扫码进群”环节,将线下热度转化为线上持续互动。群内“青年自习室”“周末徒步打卡”等自组织活动迅速萌芽,更有教育系统的心理咨询老师主动向民警开展“压力疏导微课堂”。这种“组织搭台、青年主导”的模式,正契合吴家洼监狱惠警工程的深层逻辑——不仅提供一场活动,更要培育自我生长的社交生态。

“以前总觉得联谊活动尴尬,但今天的跨界交流让我找回了学生时代纯粹的交友体验。”1997年出生的新警小万感慨。而在儿科医生小雯看来,这样的平台让她得以跳出“医患关系”视角,重新认识警营青春的热血与柔软:“他们的故事,让我读懂了高墙内外同样珍贵的人间烟火。”

此次联谊活动仅是吴家洼监狱青年成长计划的一个缩影。从“警营开放日”邀请家属体验执勤装备,到开设“兴趣小组”孵化农业种植、摄影等,监狱党委始终践行“既要严管更要厚爱”的理念。正如乔然在总结时所言:“青年民警的幸福指数,关系着队伍的长远战斗力。我们不仅要当执法铁军的管理者,更要做好青春梦想的守护者。”

未来,监狱还将拓展“跨界+”合作半径:与高校联办青年法治沙龙、与文艺团体共创警营文化IP、与司法行政单位共研共学……当更多社会力量涌入警营生态,那道象征威严的高墙,也将传递出更具温度的法治文明回响。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陈云纪念馆开展学习教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2、“苏超”热度不退,上海监狱“蓝盾杯”苏北赛区激战正酣

3、第一视角体验监狱民警高温日常

编辑:许立春

供稿:吴家洼监狱 张盼盼  蒋伟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