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绘画活动,而是一群7至13岁的孩子与470年前书画大师的跨时空对话。7月14日,在第五届“童画董其昌”展览期间,主题为“师古而不泥古”的长卷绘画活动在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开展,12名小朋友用童趣笔墨重新诠释经典,让千年国画传统焕发新生。
当天下午,在指导教师王辉的导览下,孩子们欣赏了展出的100幅优秀作品,随后以董其昌画作为范本,共同创作7.2米的长卷水墨画。和其他坐着画画的小朋友不同,东华附小三年级学生刘宇洋一直都是站着作画。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次换笔都要先将湿毛笔在手心轻划一下判断色彩的浓淡。在此次比赛中斩获一等奖后,他画画的信心更足了。“我最喜欢画树,树叶细细的,要和树干贴合紧密,就像我的性格一样。”刘宇洋说。
全场年龄最小的是7岁的段文雅,她学画仅半年,却下笔大胆果敢。“我看到调色盘就开心,相信自己一定能画好。”段文雅信心满满地说,此次比赛她同样获得了一等奖。
“评奖不是以画得像不像董其昌原作为标准,而是看哪件更灵动,更能表现小朋友的天性。”王辉道出了儿童水墨教学的宗旨,“孩子们的再创作里藏着个性,那种不知深浅的大胆比模仿更动人。”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比赛,让传统文化的自信在孩子们心里自然生长。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介绍,“童画董其昌”已连续开展5年,今年恰逢董其昌诞辰470周年,共收到全市563名少年儿童的水墨佳作,经市级专家评审共选出100幅优秀作品参展,其中包括一等奖10幅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0幅作品。
记者:贾丽 实习生:孙浙琳
编辑:周雨薇 桂可欣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