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黄浦 > 文章详情

品·藏丨“珊瑚红描金”工艺

转自:上海黄浦 2025-07-13 20:15:48

珊瑚红描金,是清代瓷器中一抹明艳而雅致的色彩。这种工艺的诞生,可追溯至康熙年间——工匠以细竹管蘸取红釉,对着素胎轻轻吹施,层层叠加后入窑低温烧成,釉色匀净透亮,恰似深海珊瑚的温润光泽,故得名“珊瑚红”。至雍正、乾隆时期,珊瑚红釉技术日臻成熟,匠人又在红釉上以金彩描绘纹饰,形成“珊瑚红描金”工艺,红得热烈,金得华贵,成为宫廷与民间都青睐的瓷器品类。

点击观看视频↑

我们眼前的这两件文房小器,便是珊瑚红描金工艺的真实见证。

先看那只撇口小瓶,珊瑚红釉为地,釉面细腻如脂,瓶身以金彩绘团寿纹与蝙蝠。团寿纹呈圆形,线条婉转流畅,是“福寿圆满”的象征;几只蝙蝠展翅环绕,“蝠”与“福”谐音,合为“福寿延年”之意。红釉的暖与金彩的亮相互映衬,不似大婚用瓷那般浓墨重彩,反倒透着文房特有的清雅,仿佛把“福”与“寿”都藏进了温润的釉色里。

另一件小盖罐更为别致,罐身珊瑚红釉上,仅以金彩题“眉寿”二字。二字分别以篆刻印面及隶书表现,“眉寿”一词,自古便是对长寿的雅称——《诗经》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古人以“眉长”为长寿之相,故以“眉寿”代指高寿。而这二字用于文房小器,又添了几分含蓄的祝福:既祈愿主人如松柏般长寿,也暗合“举案齐眉”的温情——或许是友人相赠,祝其夫妻和睦、福寿双全;或许是自藏,盼岁月静好、平安顺遂。

从康熙年间的工艺初创,到清代中后期的盛行,珊瑚红描金瓷器承载的不仅是制瓷技艺的演进,更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细腻寄托。这两件小器,红釉映着时光的包浆,金彩带着岁月的痕迹,却依然能让人读懂:古人将祝福藏进器物,让每一次凝视与把玩,都成了与生活的温柔对话。

记者 /王龑君

编辑 / 陈露

视频 成子锴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品·藏丨三十余载雕琢岁月,她把美穿成了人生

2. 品·藏丨搪瓷的“沪漂”之旅

JOIN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