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仁志法苑”四季行,织就社区法治惠民网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7-13 17:49:43

宝山区高境镇以“人民城市”理念为底色,探索社区自治共治新范式!以党建为引擎,依托“境享·心享”四城一居一品项目,深耕品牌塑造、阵地升级、机制创新、活动赋能四大维度,激活社区内生动力。聚焦挖掘特色文化、整合资源优势,凝聚多元主体共治合力,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品质化跃升,书写共建共享的活力新篇章!

逸仙一村第三居民区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仁志法苑”为社区治理品牌,依托“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和“法苑亭”双阵地,凝聚法律志愿者力量,成功将一处旧凉亭焕新为集法治宣传、矛盾调处、居民议事于一体的“法治会客厅”,有效提升了居民学法、守法、用法能力,深化了居民民主自治与社区法治建设,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石。

问需于民:绘就更新蓝图

小区中心的老凉亭,曾是邻里情感的纽带,却因年久失修、功能单一而渐失活力。如何赋予其新生?

逸仙一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坚持问计于民,通过深入走访、座谈研讨、问卷调查,广泛收集民意的过程中,发现居民不仅期待休憩空间焕然一新,更渴望一个学习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的公共平台。这份来自居民的“需求清单”,为改造奠定了坚实的民主基础。党总支创新采纳居民提出的“法治飞行棋”“宪法知识步道”等金点子,确立了“法治元素植入+传统文化承载”的理念,将凉亭升级为独具特色的“法苑亭”。亭内“以案说法”展板生动解析邻里纠纷、消费维权等法律知识;亭周镶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格言标牌,让居民在休憩间自然接受法治熏陶。

改造前

改造后

阵地升级:夯实法治根基

焕然一新的“法苑亭”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核心阵地。全年在此举办“法治文化节”“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8场,吸引居民参与超500人次。每月开展的“便民法律服务日”为老年群体提供公证咨询、文书代书等服务60余人次,同时收集法律建议、审核合同,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法治意识。广泛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不断提升居民普法的获得感与满意度,营造了有温度、有情怀、有文化的浓厚法治氛围。

宪法宣传周:朱律师和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

整合队伍:凝聚专业力量

阵地升级驱动服务质变。党建引领下,居民区强化统筹协调,彻底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社区治理实现从“法治宣传”向“法治治理”的跨越升级。

“仁志法苑”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以“党员领航、专才攻坚、邻里共治”为核心理念,深度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联动社区民警与灏思瑞律所专业力量,构建起“预防-咨询-调解-诉讼”全链条法律服务矩阵。

“朱志仁人民调解工作室”设立周一、周四固定“法律门诊”,由资深律师与调解精英坐班服务,年均高效处理法律咨询40件次;其10人金牌调解队全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6起,为社区平安筑牢坚实屏障。

“仁志法苑”进一步整合“社区小先生”、党员先锋队、法治宣传志愿者等多元力量,组建专业复合型巡查队伍,常态化开展“啄木鸟”社区治理行动。聚焦飞线充电、占用消防通道、乱堆杂物等顽疾,年均开展高频巡查52次,成功调解口角冲突8起,劝阻不文明行为6起,化解物业矛盾纠纷3起,显著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与实效性,全方位拓展了社区治理新格局。

活动浸润:释放法治自治活力

依托法苑亭的实体阵地和志愿服务队的核心力量,逸仙一村三居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贯穿一年四季的“仁志法苑”系列品牌活动,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居民身边可感可知的温暖服务。

01
每日点滴学法治

同步推出的线上、线下“与法同行每天学”活动,通过微信群、社区公众号等平台,每日推送简明的法律知识、案例解析或普法微视频,营造“掌上学法”的便利氛围。

02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讲活动

一场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逸仙一村三居焕然一新的法苑亭内生动开讲。亭柱上挂满了图文并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科普海报,营造出浓厚的法治氛围。特邀宣讲员围绕继承权、物业纠纷、防诈骗等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聆听、积极互动。这场在法治地标中开展的宣讲,真正实现了让民法典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寓法于景,润物无声。

03

“逸法同行·守护夕阳”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针对社区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开设“如何预防住宅装修纠纷”专场。活动现场清晰划分咨询、预防、防诈骗知识普及三大专区。同步发放的维权材料通俗易懂,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掌中法律宝典”。

04
“逸村三居·律途初征”社区居民法律讲座

在今年第10个国家安全教育日,举办了首场法律讲座,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要点解读,成功解答了居民提出的具体法律诉求。同时利用寒暑假给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

逸仙一村第三居民区“仁志法苑”项目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为纽带,从单向度的“法治宣传”向多维立体的“法治治理”的转型与能级跃升,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区新常态。

未来,居民区将持续聚焦社区群众最关心法治难题,集结多方专业力量,共同商讨出法治惠民路径,让法治清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

通讯员:施丹

编辑:张婧瑶(实习)

资料:高境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