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象一下春天的声音,用几个音节,或者用一段单旋律表现一下。”在区文化馆钢琴教室,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大三学生胡栩昕正为社区学员们带来“钢琴即兴创编”公益课程。课程的启幕也标志着区文化馆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联合打造的“乐动虹口、音乐文化城市行”音乐教育系暑期社会实践拉开帷幕。 首堂公益课上,上音学子胡栩昕用一张四季图画破冰,引领学员们想象大自然的音乐元素,弹出“鸟叫”“蝉鸣”“流水声”。胡女士有一定的钢琴基础,她试着用几个单音节弹出自己心目中的盛夏蝉鸣,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 胡女士表示,之前,自己也一直在文化馆学习钢琴基础课,此次看到有进阶型的创编课,而且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来上课,很兴奋,希望能通过这次的学习,更加精进自己的技艺。 胡栩昕介绍,即兴创编课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此次课程她将所学内容进行精简,带来和声语汇、不同风格伴奏织体,前奏、间奏、尾声设计等内容,通过趣味互动的方式,带领学员们提升听觉、理论储备,以及对键盘的感知力。 据悉,“乐动虹口、音乐文化城市行”是区文旅局和上海音乐学院今年初携手共建的“虹口区文化馆美育实践基地”结出的硕果。 除了“钢琴即兴创编课程”,今年暑期,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的6位本科学生还将在区文化馆开出合唱、亲子奥尔夫、声乐律动、流行钢琴入门四门课程,将优秀的校园文艺资源送到社区大众身边。实践活动中,上音学子们还将走进虹口的红色地标,重温党的历史,通过行走的思政课提升文化内涵,以更好地用音乐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馆校合作赋能美育课堂的同时,区文化馆还将在暑期开展“文化艺夏”公益培训,推出“午间舞时光”白领中国舞体验课程、“艺术下午茶”亲子书法体验课程,充分发挥区文化馆现有资源特点,推动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区文化馆将持续深入挖掘美育资源潜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加强馆校合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助力“社会大美育”体系建设。 记者:何娉 图片:何娉 编辑:何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