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虹口 > 文章详情

虹口观察丨擂鼓奋进,激发虹口科技发展新动能

转自:上海虹口 2025-07-11 22:23:03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十一届区委十次全会上,区委书记李谦指出,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先导地位和根本性支撑作用,推动全区共同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以服务国家和全市战略为牵引,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虹口长远发展的接续动能,更好服务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全会围绕“加快完善协同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研讨、全面部署,明确了未来虹口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全会振奋人心,此刻正是擂鼓出征的奋进时刻,全区上下需统一思想、奋勇争先,形成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的磅礴合力,激发虹口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新动能。

新动能积蓄并壮大

480米新地标“笋尖冒出”,各重大项目桩机隆隆,最重要的是科创矩阵多点开花,新兴产业聚链成势,再加上外资高地优势巩固,文化品牌魅力彰显……过去几年尤其是北外滩五年建设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正为新动能的萌发与壮大积蓄力量。

创新生态活力迸发

虹口区以“双北联动”战略擘画创新蓝图,成功打造“全周期创新矩阵”。北外滩、北中环两大园区入选“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北科创生物技术产业园、瑞虹天地集成电路设计特色产业园、新业坊空间信息特色产业园等载体“一园一产业”精准发力,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全链条。天工开物创新孵化中心的“黑灯实验室”24小时运转,推动合成生物学走向市场。创新投入持续加码,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34%,创历史新高;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激增86.4%,增速全市第一。国家、市级科技奖项捷报频传,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企业数量显著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幅亮眼。

赛道布局初见成效

聚焦数字经济、生物技术、空间信息、绿色低碳、智能检测等新兴赛道,虹口精准发力,成果初显。生物技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突破,引育蓝晶微、礼升生物等优质企业,打造概念验证中心与孵化平台;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市前列;空间信息领域依托中科院技物所等科研院所,培育引进重点企业;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超700亿,增速超20%,全力推进“北外滩绿色服务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激活数据要素,助力传统出版业增收超150亿;智能仪器仪表和检测装备产业高起点谋划,构建“创新圈+孵化带+应用层”生态。这些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为虹口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开放引资势头强劲

去年以来,全区实到外资一直保持全市领先, 这不仅是存量外资增资扩张的结果,更源于虹口主动拓展俄罗斯、德国、中东等国别特色招商的成效。美国运通、德国隐形冠军、荷兰人寿等一批高成长性、特色外资项目的引进和推进,积极构建具有虹口特色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区域注入强劲的国际资本与活力。

流量经济乘势而起

虹口深刻认识到文化蕴藏的巨大潜能,坚持文化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F1嘉年华、国际咖啡文化节等“文旅商体展”融合活动成功举办,有效聚流量、旺人气、涨消费。“乍浦路风貌影视街”品牌打响,围绕酱园弄的拍摄、放映,打造文旅新空间,320米白玉兰观景台开启虹口电影宣发新篇章。

在关键处发力

向着新的目标,虹口必须在关键处发力:深化“双北联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细分赛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协同融合、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让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新兴产业早日聚链成群。同时,狠抓项目建设,筑牢转换基石。畅通土地出让、整理、开工、建设、验收全链条。加快街区更新项目落地,为动能转换提供匹配的空间支撑;狠抓产业招商,培育核心增量。锚定产业图谱,引进链主企业和龙头项目。紧抓外资特色优势,推动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深挖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多元业态,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面前,审视正在积聚的蓬勃新势,我们没有理由不充满信心,没有理由不坚定前行!全区上下要进一步凝聚起“把压力变动力”的磅礴合力,进一步激发“想方设法加快动能转换”的昂扬斗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聚焦裉节、聚力攻坚、创新办法、突破难点。只要我们发扬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保持砥砺奋进的精神状态,就一定成功节节攀升,构建虹口新的发展优势,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夺取虹口高质量发展最好成果!

作者:上海虹口评论员

编辑:朱伟文

篮球馆、江景滑梯……北外滩新增潮流运动综合空间!
创新文旅商体展联动模式,《酱园弄》票根激活全域消费新体验
“大雨天再也不用‘看海’了!”
准考证别扔!北外滩滨江为中高考生们送福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