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来临,各类饮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标配。从碳酸饮料到果汁,再到冰咖啡和柠檬水,这些清凉解渴的饮品虽然让人享受,但它们对口腔的影响往往被忽视。
事实上,许多酸性饮品对牙齿健康的潜在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
酸性饮料真的会
“腐蚀牙齿”吗?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酸性饮品对牙齿的影响机制:
酸性饮品中的酸性物质会与牙齿的表面发生反应,导致牙釉质(牙齿表面的一层坚硬保护层)脱矿。牙釉质的脱矿意味着牙齿表面的矿物质被酸性物质侵蚀,从而造成牙齿表面的软化、变脆,最终增加龋齿的风险。
然而,这种“腐蚀”与我们常说的龋齿并不完全相同。
龋齿通常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将糖分转化为酸,腐蚀牙齿表面,龋病会导致牙齿形成空洞破坏,严重的会引起剧烈疼痛和牙齿功能丧失。
酸蚀症(即酸性饮品对牙齿的侵害)则是外部酸性环境直接对牙齿造成的伤害,导致整个牙齿的釉质外壳被溶解变薄,牙齿体积不断变小,对牙本质和牙髓的保护能力降低。
两者虽然结果相似,但形成机制和危害性质有所不同。
日常饮料中谁的
“腐蚀性”最强?
酸性饮料通常指PH值低于4.5的饮品。
夏季常见的许多饮品,如碳酸饮料、果汁、冰红茶、柠檬水等,都属于酸性饮料,它们接触牙齿时会造成短暂的牙釉质脱矿,甚至引发酸蚀症。
根据酸度和糖分含量,腐蚀性最强的饮品排序为:
碳酸饮料
pH值通常在2.5~3.5之间,含有大量糖分,是伤害牙齿最严重的饮品之一。
果汁和果汁饮料
尤其是橙汁、苹果汁和葡萄汁等,尽管PH值稍高,但仍具较强的酸性。
苹果醋、冰红茶、柠檬水
这些饮品的酸性也会对牙齿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频繁饮用时。
啤酒
虽然不含糖分,但由于其酸性,长期大量饮用也会对牙齿造成腐蚀。
咖啡、酸奶、运动饮料
这些饮品虽然是弱酸性,对牙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要注意饮用量。
最推荐的饮品包括纯净水、牛奶、不含糖的茶饮和苏打水,它们对牙齿的影响较小。
喝完酸性饮料
需要马上“刷牙”吗?
许多人习惯在喝完酸性饮料后立刻刷牙,认为这样能清洁口腔,避免酸性物质的持续侵蚀。然而,科学上并不推荐这种做法。
因为酸性饮料会导致牙齿表面有部分脱矿,此时若马上刷牙,摩擦力可能加剧牙釉质的磨损,尤其是使用硬毛刷或用力过大时,可能造成牙釉质损伤。
减少饮料与牙齿的直接接触。
快速饮用并立即清水漱口,避免酸性饮料在口腔中长时间停留。
避免脱矿的牙釉质被损伤。
什么是“唾液保护机制”?
口腔中的唾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唾液中含有钙、磷等矿物质,能够帮助牙齿的再矿化过程,即帮助恢复牙釉质的硬度和结构。唾液还具有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口腔的PH值。
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唾液分泌量和质量有所不同,对于一些唾液分泌较少的人来说,唾液的再矿化能力会受到限制。另外,当口腔的PH值降到临界PH值(约5.5)以下时,唾液的再矿化作用会变得非常有限,无法有效修复已经受损的牙釉质。
因此,虽然唾液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正常人也应该注意酸性饮料的饮用量和频率,避免频繁暴露于酸性环境中,尤其是在夜间或空腹时饮用酸性饮料。
作者:张孝利、韦笑
指导专家:余优成
点击“阅读原文”
失眠的原因找到了!竟然是因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