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区委“2+7”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经开区结合自身的产业基础,聚焦“2+5”产业构建发展集聚区,即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含集成电路)和高端装备两大主导产业,以及5个重点产业,包括智算服务、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先进材料、仪器仪表等。
明晰的产业定位为招商指明了方向,今年4月以来,经开区进一步深化招商体系改革,构建起“5+3+2”的招商服务体系,设置了5个招商服务部,分别对应“2+5”产业体系,落实“一链一队伍”,依据产业图谱精准招商。同时,强化3个园区管理中心、2个下属公司的招商服务职能。目前已有68名专职从事招商和服务的人员,都是从集团公司内部抽调的业务骨干,目标是打造“三个一百”招商服务队伍,即百名专业招商服务人员、百名产业园区招商服务人员、百名人才专家引商的服务队伍,充分整合招商力量和资源,围绕产业链招商,引入了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4月以来,经开区对招商队伍开展多次专题培训和走出去学习交流活动,在实战中磨炼队伍,建设了一支懂产业、会招商、善管理的专业团队,进一步提升招商能力水平。
优质服务是留住企业的关键,为此,经开区突出“量身定制”企业服务。为新引进的企业提供“一对一”专员服务,从项目引进签约、落地建设、竣工验收到投产达产,实行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闭环服务管理,将项目引进和企业服务有机整合起来。对于存量企业,用好重点企业服务平台,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加强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动向,精准支持企业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西部科技园区的上市企业、先进材料领域重点企业上海新阳半导体公司近年来发展迅速,产品在市场上热销,有扩产增能需求。经开区党工委在走访中了解后高度重视,快速与区委、区政府汇报,高效决策在企业东面新供应128亩土地,帮助企业实现扩产。经开区牵头与产业、规划、建管部门协同联动,解决了拿地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企业在设计方案时提出除生产基地外还要建总部研发大楼,高度超出了限高指标。经沟通,通过工业、研发混合用地的方式满足了企业需求,成为松江区产业用地分类方面的创新举措。同时,给予一定土地出让年期,综合考虑企业补地价用地成本。目前,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规划调整、土地供应等手续,争取在9月实现拿地开工、尽早投产。
经开区企业辰竹仪表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仪器仪表领域重点企业。根据研发、生产需要,拟投资3亿元在东部园区新建生产基地,规划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从项目启动开始,经开区就安排专人为企业量身定制“全流程攻略”,协调职能部门通过“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机制,实现审批环节无缝衔接,使企业在土地摘牌当天就顺利取得开工的相关许可证,实现“交地即交证”。目前,项目已在有序建设当中。
经开区在大调研中发现,土地资源一方面面临新增紧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存量产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园区规范管理和提升能级迫在眉睫,这也是经开区今年正在重点推进的工作。目前已经确定了今年辖区内产业园区改造目标任务。经开集团自有产业园区率先进行改造提升,书慧园、新飞园已经启动设计和建设前期手续,其中,为东部园区的诺泽流体公司定制厂房8000多平方米,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国有企业带头,带动市场化产业园区改造提升的积极性。通过产业园区的改造加快低效用地处置,增加项目落地空间,千方百计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对于成长性企业而言,资金支持不可或缺。经开区通过金融赋能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积极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发展,设立或参投基金,共同形成资金池,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从资金、业务、技术等多维度,给予“潜力股”有效支持。眼下,经开区正与园区内链主企业进行洽谈合作,共同参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更好打造产业集群。
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为企服务,与企业共同发展,切实擦亮两块“国字号”品牌,在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中践行主战场责任担当。
记者:陈树 实习生:沈展翮
视频:詹晓珍 王岩生 邢亿梓
编辑: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