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宁海路菜场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水产摊位前,黄鳝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挑选。据摊主介绍,近来黄鳝的销量明显上升,每天能轻松卖出上百斤,成为菜场里的“明星产品”。
“小暑,‘黄鳝赛人参’,今天特地来买点黄鳝回去烧茭白。这样搭配既营养又美味。”市民张阿姨说道。
除了黄鳝,同为小暑“三宝”的绿豆芽和莲藕也备受市民们的青睐。不少市民表示,这三样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烹饪方式多样,既能满足家人的味蕾,也符合时令养生的理念。
除了黄鳝、绿豆芽和藕,小暑吃羊肉也是不少市民的选择。
在浙江中路上的牛羊肉一条街,清早起各家小店的客人便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们正忙着切肉、称重,一刻不得闲。“店里的羊排特别受欢迎,今天是小暑,买的人特别多。从早晨六点开门,几个小时就卖出去大约两千斤了。”店主介绍道。
不少有经验的市民表示,尽管夏日炎热,但人体阳气外浮,体内反而易生虚寒。羊肉性温,此时食用能以热制热,有效排出体内寒气,同时补充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记者注意到,一旁的烤羊肉串小店也是生意兴隆。刚一开门,就有不少食客前来光顾,尽情享受着属于夏日的一份快乐。
“小暑”,处于夏至之后、大暑之前。此时,气温攀升,天气愈发炎热。在这个时节,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当下,冬病夏治备受市民青睐,其实,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多中医养生小窍门,留意这些小细节,能让养生效果事半功倍。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袁莉妮医生表示:“我们中医有句广为人知的养生谚语——‘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是为什么呢?冬季,我们要着重预防寒邪侵袭。石头性寒,若坐在上面,石头里的寒气会趁机侵入人体,损伤肾阳气。而夏季,虽然木头看起来干燥,但因降雨频繁、天气潮湿,湿气会逐渐积聚在木头内部。如今这种天气,气温一高,湿邪就会散发出来,侵袭人体。所以,夏天我们尽量别坐在木头上,防止湿邪侵入体内。”
小暑时节,暑湿之气较重,家具、衣物、书籍等物品容易发生霉变,同时也是细菌、蚊虫大量滋生的时期。因此,及时打扫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十分必要。另外,由于天气炎热,人们不宜在湿冷之处长时间逗留,尤其是老年人,否则容易诱发或加重关节炎、胃肠道疾病等。
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小暑时节也可适当锻炼。傍晚或早上是较为适宜的运动时间,可选择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项目。不过,运动时尽量选择在室内进行,避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以防身体不适。
小暑时节,
让我们遵循养生之道,
从日常点滴做起,
呵护身体健康,
安然度过炎热的夏天。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1. 上新啦!光明邨夏日新品+招牌糟货,又又又要排队了!
2. 黄浦区社区长者食堂一周菜单(7.7—7.13)来啦,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