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松江新农潮|当番茄喝上“营养液”、万亩良田长出“智慧脑”,“韩国欧尼”惊呆了!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5-28 11:40:33

“这里的番茄居然是营养液长大的?这边的插秧机好高级,无人机好大!”“农民也太省力了吧!面对小昆山镇智慧农场的高科技应用,韩国小姐姐姜欣怡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在科技赋能下,这片传统田园正焕新蝶变,成为现代化农业的生动样本。

在上海同初安心有机农场,姜欣怡咬了一口富氢水培育的水果番茄,直呼“这比我在韩国吃到的更甜!”在这片经营了18年的园区里,富氢水灌溉系统正革新种植模式。

农场负责人项晓亮介绍:“使用绿色氢气高浓度溶解于水中,不仅利于作物吸收营养成分,还能从育苗期开始提升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在增加了产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农产品的口感。”

从小昆山镇的有机农场移步至万亩良田,姜欣怡看到,广袤田野间忙碌的不是传统农民,而是无人插秧机。“农民不用下地,脚不用沾泥,手机点一点就能操控我们的新农具,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上海小昆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张思逸的话语,勾勒出数字化农耕的新图景,“像以前,人工插秧一天大约只能插一亩地,但是现在一台机器一天就可以耕作四十到五十亩地。”

小昆山的农业机械化应用远不止如此,张思逸告诉姜欣怡:“除了无人插秧机,还有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他以正在工作的无人机为例:“它的精度比人工要高很多,不受地域的限制,播种或施肥以后能形成完整的记录,为后续的耕作提供更好的规划依据。”

除了在田里穿梭的智能农机,智慧农场的“大脑”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慧农场管理平台通过田间摄像头、车载监控、无人机多光谱采集等方式,让田间数据信息尽收眼底。张思逸表示,平台还可以直接远程操作车辆作业、记录作业轨迹,“通过创建数字档案,水稻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化管理,地产农产品更安全、可追溯,人力成本减少的同时,效能大幅提升。”

“韩国的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发展,但来到小昆山,我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农业发展模式,”姜欣怡感慨,“这边的大米制品很丰富,我真想把它们都带到韩国分享。”

记者:母萌 周雨余 沈一帆 黄志远

编辑:周雨余 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李于伯